基金二季報披露過半,其中包括易方達、工銀、富國、廣發在內的多家大公司和老牌公司已公布二季報。從這些公司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二季度的倉位動向來看,8成基金公司為加倉操作,中銀、興業全球加倉幅度較為明顯。而工銀以及近年來表現較為突出的中郵創業基金則是減倉。
中銀、興全領銜加倉隊伍
截止7月20日,已有57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募產品公布了二季度報告。從主動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倉位平均水平來看,二季度基金倉位整體上升,算術平均值為58.91%,較一季度末增加了2.94%。由于股票型基金倉位變動范圍較小,混合型基金則是加倉的主力。
大型基金公司和部分近年來業績表現較為突出的公司的操作動向成為具有較為明顯的指導意義。富國、廣發、興業全球、大成、易方達、中銀、銀華等公司在二季度均整體呈現增倉操作。
其中中銀基金加倉幅度最大,旗下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的算術平均倉位由一季度末的49.94%增加至二季度末的57.37%,增幅近8個百分點。旗下標準股票型基金中銀戰略新興產業是其倉位增加的主力,主要是由于該基金成立于去年11月26日,到今年一季度,其倉位也沒有加到5%。二季度其建倉期滿,其倉位迅速提升。不過,即使剔除該基金的影響,中銀基金整體倉位升幅也較大,達到5%。中銀研究精選、中銀宏觀策略、中銀持續增長倉位分別較一季度增長了約29%、28%、23%。中銀美麗中國倉位增長11%以上。中銀優秀企業減倉約12%,是中銀旗下唯一一只減倉幅度在10%以上的基金。
興業全球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加倉也比較明顯。一季度末算術平均倉位為74.44%,二季度末升至78.21%,并且比較區間內沒有處于建倉期的基金。興全有機增長成為二季度加倉力度最大的基金,其倉位由一季度末的47.93%增至二季度末的66.96%。從持倉來看,該基金主要加倉了信息技術股。由明星基金經理董承非管理的興全趨勢投資和興全新視野倉位分別增長了7.51%和4.39%。只有興全綠色和興全社會責任小幅減倉1.3%左右。
銀華、易方達、富國、廣發等基金公司倉位也有不同程度增加。
不足2成公司減倉
整體較一季度末減倉的基金公司較少,58家公司中僅有11家有不同程度減倉,占比為18%。其中,減倉較為明顯的是近年來表現較佳的中郵創業,工銀瑞信基金也略有減倉。
中郵基金旗下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算術平均倉位為68.08%,較一季度末減少了3.5%左右。中郵多策略在二季度倉位降幅多達42%,是中郵旗下減倉最多的基金。
一季度末,該基金倉位為72.45%,到了二季度末只有30.56%,從持倉來看,該基金大幅減倉了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板塊。到二季度末,前三大重倉行業為制造業、房地產、批發零售,持倉占比為16.12%、5.1%和4.69%。二季度該基金業績下跌1.67%,在同類基金中處于墊底水平。
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二季度倉位也下降了6.85%,到二季度末為80.5%。二季度繼續重倉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制造、新材料以及環保等板塊。爾康制藥、旋極信息、東方網力等舊愛仍然是被該基金重倉持有。由任澤松管理的中郵尊享一年定期、中郵核心競爭力也進行了類似的減倉操作。
大型基金公司中,工銀瑞信也進行了一定的減倉操作,其平均倉位水平為70.16%,較一季度末下降0.86%,若剔除其中處于建倉期的股票型基金工銀瑞信文體產業的加倉因素,工銀瑞銀其他基金的倉位算術平均下降約1.8%。其中工銀瑞信戰略轉型主題、工銀瑞信紅利、工銀瑞信新財富、工銀瑞信研究精選減倉超過10%以上。不過,工銀瑞信新財富、工銀瑞信戰略轉型主題二季度收益處于同類基金上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