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們曾經更新了自2013年以來我們最喜歡的交易策略:押注所謂“聰明的資金”的愚蠢之處,做多最少人注意的資產,做空最受投資者歡迎的資產。正如美銀美林于3年后的上周三確認,這是積極收益α最好的投資策略。以下是美銀美林分析師Savita Subramanian的觀點:
資金從主動型基金向被動型基金的流動正在加速,過去幾年中有一種策略不同尋常般的奏效,即積極的基金經理簡單地賣出10大最受歡迎的股票,然后買入10大最不受歡迎的股票。這一簡單的交易策略帶來了16%的積極回報率α。隨著英國退出歐盟公投結果出爐所帶來的溢出風險,上周四收盤后這一交易策略的積極回報率α下降至5.2%。盡管英國退出歐盟對于基金的影響有限,但是我們認為很多股票將繼續受到承壓:近三分之二的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仍然為積極性基金。從積極性基金轉變成被動型基金還有很多路要走。
以下就是證據:“過去3年,交易量最大的10支股票不及標普500指數的表現,而10大最被忽視的股票比標普500指數表現平均高出11.6%。”
圖:2014年至2016年,10大最受歡迎股票和10大最被忽視股票的表現對比圖。
圖:2012年至2015年,10大最受歡迎股票和10大最被忽視股票15天和90天回報率示意圖。
但是,盡管我們對發現這樣的特點感到高興,但是這一數據也存在的一個問題。2013年開始,美聯儲開始成為市場的首席風險官,投資者不再需要自己進行基本面分析。這一情況不僅成真,而且在今天造成了更加糟糕的影響。因為市場確認了我們的觀點:市場中除了央行之外已經沒有人再對風險資產感興趣,聰明的資金,包括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已經完全不知所措。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前兩張圖顯示的是高盛對沖基金VIP投資組合股票中的表現。這其中的股票也是最受美國對沖基金歡迎的股票。巧合的是,這些股票與我們在2月報道的“高盛試圖將其最集中的對沖基金轉換成ETF”新聞中的股票是一樣的。5個月前我們還曾指出,在高盛這支ETF上賺錢的最好辦法就是做空它,我們是對的。
第二張圖表顯示的是,2013年最好的補償策略是做多那些最不受歡迎的股票。這些股票自2013年已經大幅上漲。
圖: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高盛對沖基金VIP投資組合走勢和非重點類股票走勢。
不僅僅是對沖基金:盡管這些人會在推特上宣告自己的投資策略,但是事實是沒有人知道如何在當前的市場中進行交易。共同基金?他們的表現同樣糟糕透頂。
圖: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共同基金最受歡迎的股票和最不受歡迎的股票收益走勢圖。
所以現在的策略是針對大多數人們的投資策略反其道而行之?如下圖所示,答案是不!
圖:宏觀經濟,地區銷售,基本面和股東回報四大領域不同類別的走勢圖。
綜合之前的一切,正如美銀美林指出的:自2013年以來,依靠央行的支持是扭轉重大壓力關鍵的期望在近期非常強烈。考慮到央行在近幾年中支撐市場中的關鍵作用,我們認為央行信譽的下滑是可見的最大尾部風險。
對于任何一個還留在市場中的投資者,我們建議你們為作為“關鍵人物”的耶倫能夠挺得住而祈禱。(Os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