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播放開關 自動播放 股市持續大跌 千只私募逼近清盤線 正在加載... < >
唐志順 畫
證監會主席肖鋼上周末明確表示,要對私募基金等“類金融機構”在新三板掛牌和融資活動深入研究并加強監管,此外還要對私募基金的宣傳推廣、投資管理、利益沖突等風險多發環節加強專項檢查。而來自市場的數據則顯示,私募機構在今年市場的大跌之下 ,已有將近1000只基金面臨清盤。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夾擊下,私募基金很可能進入其陽光化以來最困難季。而對投資者來說,一旦上千只基金再次清盤,股市將再次受到重創。
政策面逐漸收緊
私募基金自獲得《證券法》的承認后,在2015年市場迎來了歷史上首個大發展的良機。但卻不斷有聲音評論政策一下子放得過寬,比如連過去的車間主任、從來沒有證券行業從業經驗的人也可以成立一家私募去發產品了,進入私募的門檻迅速降低。而隨著去年年中股市進入劇烈震蕩,相關的矛盾與問題也開始暴露,也開始引發監管者開始再次加強對這一行業的監管。
事實上,自去年股災后,不少私募就引發了一些清算風波,使得中國基金業協會收緊了對私募基金的牌照發放。此前協會曾明確表示,將與銀河證券的基金研究中心合作,簡化私募基金的成立申請,但至今未見推進。而不少準備成立私募基金的業內人士也表示,申請已經交上去了,很長時間也未獲批復。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去年的股市下跌,由于不少私募基金大量使用杠桿,向銀行客戶發行優先產品,但最終因銀行擔心兌付風險而不得不提前清倉,令不少私募多年積累的收益全部化為烏有。
千只股票私募基金危險
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僅信托和自主發行兩個渠道的、普通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中,已有1072只單位凈值跌破0.8元,其中有363只基金單位凈值跌破0.7元。按市場上比較通行的做法,陽光私募基金的清盤止損線一般設在0.7元,這就意味著,一旦市場再次下跌15%,則近千只私募基金將被迫清算。而所謂基金清盤,就是把所持股票、債券等品種迅速拋售,清盤現金后返回投資者。假設這些私募以平均1個億的規模來測算,其將近1000億元的拋售,短期內對市場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
今年受熔斷機制的影響以及基本面不利因素的疊加,僅僅10個交易日, 上證指數下跌了18%,而基金尤其是私募基金比較喜歡的品種創業板指數,更是大跌22%。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周就有383只基金最新漲跌幅為負,這其中又有過半數(204只)的基金跌幅超過10%。這意味著這些私募基金的倉位可能比較重,而且很有可能買了創業板股票,造成跌幅超過大盤;而在市場大勢不好的情況下,由于投資者不斷贖回,而基本上無人申購的話,會導致其倉位無法降低,甚至還會越減越高,形成不斷殺跌的踩踏。
事實上,從去年股災開始算起,一直名震江湖的葛衛東也不得不自掏腰包將旗下的產品凈值補到0.7元以上,并動員投資者不要清盤。而按好買基金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清水源投資張小川旗下有33只產品凈值在0.557元-0.7527元,大多跌幅超過30%;鴻道投資孫建冬旗下有35只產品凈值在0.6708元-0.7538元;就連一向以謹慎著稱的星石投資江暉旗下,也有17只產品凈值在0.7158元-0.7383元,跌幅均超過25%;一些之前有名的明星基金經理比如鼎薩投資的彭旭,旗下有11只產品凈值在0.5825元-0.797元;新華匯嘉投資王衛東旗下,有6只產品凈值在0.7511元-0.797元;即使連著拿下兩屆私募冠軍的創勢翔黃平,旗下也有一只產品凈值在0.711元。記者 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