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何婧怡
延續上周驚心動魄的熔斷大戲,昨日A股繼續上演暴跌行情,這不僅讓廣大股民看傻了眼,武藝高強的機構投資者也直呼吃不消。從最新公布的產品凈值數據來看,包括知名私募在內的多家產品都亮起紅燈。有些私募在忙著減倉的同時,已考慮采用征信方式填補凈值虧損。
私募排排網的統計數據顯示,包括券商資管、公募專戶在內的私募產品中,凈值在去年12月31日處于8字頭的產品就有256只。據了解,目前多數主流的主動管理型私募產品的清盤止損線在0.8元左右,也有私募為了避免在極端行情中產品凈值出現大幅波動,取消了止損線。
統計數據顯示,凈值更新至1月8日的172只股票型陽光私募產品中,已有21只產品凈值出現8字頭,其中更有9只產品跌至7字頭,不少產品單周跌幅超過10%。檢索1月7日更新凈值的產品,相應統計之下的數字更大,其中,知名私募旗下產品也赫然在列,如巨杉凈值線5號7日凈值顯示為0.804,品今旗下品熙2號7日凈值顯示為0.768。
上海某私募在去年6月中旬發出的一款產品似乎從出生開始就命途多舛,凈值一直掙扎在0.9左右。此次的熔斷行情終于把這只產品的保險絲給燒斷了。記者了解到,該產品總規模約7000多萬,清盤線為0.85,上周該產品凈值已跌至0.84。“不過,清盤公告還未發出,因為包含一些停牌的股票,具體清算結果還沒出來。”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廣州一家私募旗下產品清盤線設為0.7,目前已有一只產品凈值跌至0.71。“我們產品的警戒線設在0.75,產品凈值到了這個點后我們就會把倉位降至一成。如果行情繼續悲觀,我們會啟動征信程序,即自己出資把凈值填回,之后的盈利給客戶,等凈值重返1以上再撤出,盡量不去清盤。”一位內部人士介紹。
“經過去年四季度的上漲之后,很多私募的倉位已經加上來,平均來看在五六成左右,不像股災之后普遍倉位較低。一周下來,很多私募損失慘重。有個股較為集中的產品上周跌去17%左右。”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副總監李歆表示。
一些目前雖然還處于安全區間的私募也采用保守方式應對市場。上海兆天投資總經理范迪釗表示,他在上周無奈降了一些倉位,但熔斷機制之下市場缺乏流動性,他沒有賣出太多。“接下去,倉位會根據市場變化做好繼續降低的準備,做好風險預算。在品種方面,也會往一些穩定的產品上轉,比如基本面和分紅都比較穩定的股票。”
上海廬雍資產也表示,短期內會轉而使用一些穩健型的投資策略,如無風險套利策略、相對優勢套利策略,以平滑收益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