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煮雨,歲月無痕,但天空中一定會留下你的足跡。我們精選了10個詞語,來概括基金行業過去熱鬧喧囂的2015年,追憶那些曾經引起我們關注、或許仍將引起我們好奇的那些人、那些事……
關鍵詞一【離職】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今年以來,基金經理離職再創新高。根據基金豆研究中心統計,2015年共有302位基金經理離職,2014年為207,比去年增長超過40%。今年上半年離職192位,占比超過64%,反映出在牛市行情下基金經理“出走”的概率較高。基金經理離開也并非悄無聲息,很多基金經理都會“留書”一封,在職拼業績,離職還要拼文采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歐基金經理茍開紅的離職信,希望“不想做夢都是股票”的她更加閑適從容。
同業跳槽、奔私、創業是基金經理離職的高頻去向,基金經理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下一站,但走的人多了,對于咱們“養雞”并非好消息。“養雞”的關鍵之一是“選人”,基金經理的頻繁變動給咱們“選人”帶來了麻煩。“老帥”離職、新人上位,雖然長江后浪推前浪,但“小鮮肉們”畢竟沒有經歷過牛熊的洗禮。另外,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日趨嚴重,目前有114位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數量在10只及以上。
表1:今年離職的基金經理代表人物
基金經理
所屬公司
離職日期
基金經理年限
陳錦泉
興業全球
2015年2月3日
3.75
王海雄
華夏基金
2015年2月9日
3.90
尚志民
華安基金
2015年2月17日
15.68
茍開紅
中歐基金
2015年5月29日
5.64
陳仕德
廣發基金
2015年6月13日
10.36
田明圣
華商基金
2015年10月30日
5.26
費鵬
華商基金
2015年11月5日
6.57
數據來源:wind,基金豆研究中心
關鍵詞二【破百】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11月底,我國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0家,管理公募基金資產合計7.2萬億元。今年新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包括新沃基金、新疆前海聯合、金信基金、泓德基金等。保險、券商、私募都可以開展公募業務,大資管、大公募時代競爭將日趨激烈。值得一提的是,行業首現個人獨資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厲害吧?申請名單中,恒越基金公司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李曙軍,匯安基金公司則是由多位自然人出資組建。這些基金能不能獲得“準生證”?元芳,你怎么看,英雄需要問出處不?
關鍵詞三【清盤】
今年的股市不太平靜,基金市場波瀾壯闊的背后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這廂門庭若市,一日募光,那廂卻門可羅雀,黯然離場。公募也會清盤?趕緊翻翻度娘,還真是!股票有退市,基金有清盤。清盤的元兇是股災,一些基金不幸遭遇大規模贖回,只能清盤了結、烏江自刎。今年以來已經有27只基金進入清算程序,其中長盛揮淚斬馬謖,年內清盤了長盛上證市值百強ETF、長盛30天、長盛60天、長盛季季紅四只產品。比較悲情的當屬建信鑫裕回報,這只主攻打新的基金在成立后兩天就遭遇IPO暫停,成立僅4個月就遭遇清盤,其倒下的前兩天,IPO又宣布重啟,有時只能感慨一聲,這就是命啊!不過,還是要說上一句,清盤和股票退市本質上有區別,股票退市了,投資者的錢就全沒了,清盤的基金還是有凈值的,投資者贖回資金即可,本質上只是結束該基金的運作。
關鍵詞四【分級】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啥?別在這里瞎說八道。嗯嗯,言重了哈。但是分級基金在今年確實遭遇了罕見的過山車行情。在牛市中,她是天堂,股票分級的基金份額逼近4000份;熊市中,她是地獄,讓很多不熟悉分級基金的小白吃了啞巴虧。最讓人費解的就是分級基金的上折和下折,比股票的除息除權難理解多了,那機制和公式寫的,整不明白啊!你瞧!這事情都打上官司了!今年10月,有投資者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起訴,狀告國泰基金及平安證券上海某營業部在7月的下折潮時沒有盡到風險告知義務,并且在分級B下折基準日當天還能進行交易并且無明顯提示。8月21日,證監會宣布暫緩分級基金相關產品的注冊工作。而現在再去跟很多散戶朋友溝通,他們都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再也不碰分級了!其實,分級基金中,分級A類似固定收益產品,分級B類似杠桿產品,她的美還遠未被發現。縱觀金融發展史,任何產品創新都會引發風險,但是并不會阻擋產品創新的步伐。證監會在2016年是否會對分級基金的政策或機制進行調整,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五【打新】
和分級一樣,在今年,打新同樣是一個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含義。如果說分級在今年代表災難,那么打新在今年代表改革。股災結束以后,證監會恢復IPO,但是重啟的同時是規則的變化。從明年起,新股申購將取消“預交款制度”,不再凍結資金。今年年底的連續三批29家公司排隊上市雖然沿用老規則,但是打新中簽率明顯下降,打新基金風光難在。根據基金豆研究中心的統計,2014年6月至今年上半年發行的265只新股,平均最高漲幅接近700%,網下中簽率中樞為0.47%,就是說打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值在30%-35%。而年底這波打新,打新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會下滑至10%-15%,明年IPO新規以后,打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可能要降到2%-4%了……僅從年底的三輪打新看,全部命中的基金可謂鳳毛麟角,交銀施羅德旗下有三只基金全部打中。
關鍵詞六【大數據】
大數據在互聯網世界早已不是新鮮詞匯,但是對于基金行業來說還是可以算新鮮事物。現在干什么都講究跨界,大數據基金是金融和互聯網跨界的產物。根據基金豆研究中心統計,目前已發行成立了共10只大數據基金,資產規模約245億。大數據聽上去是高逼格,歷史業績回測亮瞎雙眼,但是從實際表現看,普遍不如偏股基金的平均水平。如果說有些成立的大數據基金誕生于股災期間,情有可原,然而成立于2014年的銀河定投寶和廣發中證百發100兩只大數據基金,今年收益分別為35.6%和27.3%,同期偏股基金指數漲幅為43.3%。革命遠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即使目前,大數據基金尚處于“大一代”,什么叫“大一代”?也就是說還停留在跟蹤復制指數的被動管理時代。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大二代”和“大三代”,“大N代”的核心方向是增強主動管理能力,加強量化能力。
圖1:大數據基金的業績情況
數據來源:wind,基金豆研究中心
關鍵詞七【互聯互通】
互聯互通是市場熱詞!各地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重點提及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在烏鎮召開的世界第互聯網大會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莫著急,咱們基金市場也有互聯互通。今年3月,公募基金獲準通過滬港通直投港股,年末,內地和香港兩地基金互認正式落地,證監會已經公布首批互認基金名單,首批3只中國香港互認基金是恒生中國H股指數基金、行健宏揚中國基金和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而4只南下基金分別是華夏回報混合、工銀瑞信核心價值混合、匯豐晉信大盤和廣發行業領先。簡而言之,對咱們的直接影響是,可以投資香港的基金了!明年,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將繼續深化,基金互認方興未艾,深港通、滬倫通等都值得期待。
關鍵詞八【FOF】
很可能是由于股災,今年公募FOF的政策空間依然沒有打開,在私募FOF如火如荼的今年留下了些許遺憾。不過,股災反而恰恰凸顯出FOF的優勢。FOF產品可以通過資產配置和基金組合分散風險,可以通過對市場策略和風格的判斷靈活調整配置,顯示出較強的抗跌特性。目前,公募基金總數超過2500只,在種類上又可以分為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QDII等。亂花漸欲迷人眼,不花一番功夫,不練就一番火眼金睛,真難選出好基金,發行FOF的客觀條件正在成熟。
關鍵詞九【新三板】
在很多人眼中,新三板是中國未來的納斯達克。公募和新三板在今年也在不斷成就姻緣。年初,公募基金參與股轉公司系統測試,為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奠定了基礎。年末,中郵基金正式登陸新三板,成為第一家掛牌新三板的公募,相信在未來新三板的版圖中,公募基金不可能僅中郵一家。公募基金登陸新三板,為基金公司打開融資新渠道的同時,意味著新三板的投資者將能直接投資公募基金的股權。
關鍵詞十【監管】
股災以來,證監會在金融市場的身影格外活躍,但是在金融體系中,基金其實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領域。盡管如此,今年依然是監管的大年。《貨幣市場基金監督管理辦法》出爐,貨幣基金不應僅僅關注高收益,而是要真正發揮現金管理的功能,給貨幣基金的未來指明了方向。在私募市場,澤熙大佬徐翔的落難,似乎標志著新時代的開啟。無論是基金業協會充滿創意的“私募地圖”,還是《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等一系列重磅自律規則的密集發布,都意味著私募行業在經歷大發展、大繁榮和大股災以后,需要在監管的陽光下繼續運行。(來源:豆通社微信號,ID: jijin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