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不足兩周時間,2015年基金排名戰結果就將揭曉。但不到最后一個交易日,誰都不敢掉以輕心。對于基民來說,買到績優基金的可以拿紅包安心跨年,買到差基金的是否應該年末再博一回呢……
本刊記者 張婕
跌宕起伏的2015年只剩最后半月,又到基金公司年終沖業績“例牌菜”的時點。下半年A股的大幅波動一度讓投資者認為,牛市一去不返,但四季度以來,滬深兩市雙雙走出整體上揚的小牛市。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2月2日,上證綜指四季度一路從3156.07點,上漲至3536.91點,漲幅達12%,深成指漲幅亦近18%,加之打新盛宴再登場,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混合基金紛紛加倉,沖刺年末行情。對于基民來說,買到績優基金的可以拿紅包安心跨年,買到差基金的是否應該年末再博一回呢?
股基二、三、四位差距不足1%
只剩不足兩周時間,2015年基金排名戰結果就將揭曉。但不到最后一個交易日,誰都不敢掉以輕心。
據Wind數據統計的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顯示,目前股票型基金中除富國城鎮發展穩坐頭把交椅外,排位二、三、四的基金收益率均在80%以上,變化不足一個百分點,而偏股型混合基金中,收益率在100%以上的達12只,特別是當前位列第二和第三位的易方達新興成長和新華行業輪換配置A的差距不足0.5%。
基金調倉不等于年底好收益
年初,在增量資金和杠桿的快速驅動下,股市走出了一個酣暢淋漓的快牛,一季度報顯示,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紛紛加倉,倉位達到近10年來最高位88.4%。進入二季度,泡沫破滅,引發流動危機,基金中報數據顯示,整體倉位大幅下降至78.2%,處于2010年以來低位。三季度A股市場經歷了大幅下跌,特別是7、8月份,期間滬深300指數最大跌幅高達27.81%,政府著手救市,一方面市場流動性得以恢復,而另一方面基金倉位卻明增暗減,六成左右基金進行主動減倉。時至四季度,基金排名戰大幕拉起,隨著10月股市回暖,基金呈現出倉位提升特征,股票型基金超五成高倉位運行,偏股型混合基金則有四成倉位超90%。
基金紛紛提高倉位,也拉高了市場情緒,基民此時是否可“趁熱“積極介入獲取收益?
上海證券近期研報顯示,對比納入統計樣本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歷史倉位調整情況,股票倉位波動率控制在5%以內的基金平均實現了72.90%的投資回報,而股票倉位波動率在20%以上的基金平均收益率僅64.40%。倉位調整積極程度并未對基金收益表現帶來積極效果。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此輪反彈,創業板已漲超50%,很多個股漲幅超一倍,上證綜指四季度漲幅也逾10%,市場情緒已經較高。
特別是近期市場板塊輪動加快,賺錢效應減弱,就短期而言,有基金經理表示,進入12月份基本面仍然較差且部分經濟數據持續低于市場預期,市場的資金面承受的壓力會比較大,一方面新股集中發行,另一方面年底企業結賬對資金的需求也增加。政策方面,監管層清理杠桿配資、金融反腐、完善市場制度等措施仍在發力,長期利好股市前景,但可能導致短期市場向上動力不足。
而歷史數據也可為基民提供一定投資參考:據Wind數據統計,在過去5年內,12月內滬深300兩次上漲,三次下跌,4年內排名前五的基金12月普遍下跌,即使是去年12月滬深300大漲,排名前五的基金凈值依然是下跌的。
基民如何跨年?
除了基金經理們應對收官戰,開始思考來年的投資策略,積極調倉、調研外,基民們當前準確把握住市場脈絡,找到優秀基金也是當務之急。
縱觀2015年,到底哪些基金類型、哪家基金公司、哪種投資風格業績最好呢?華泰證券最新研報顯示:
截至11月23日,今年以來,普通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高于其他類型,分別為23.15%、44.13%。
從基金公司看,今年以來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表現較好的包括華潤元大、富安達基金、匯添富、諾德基金、浦銀安盛、東海基金、圓信永豐、摩根士丹利、興業全球基金、農銀匯理,平均收益率均超過了40%的水平。
從投資風格分類來看,今年以來,大盤平衡型、中盤成長型和小盤成長型排名前三位的基金收益率均超過了100%。對于基金投資來說,追逐冠軍基金會是許多基民的首選,但是選擇業績長期優秀且穩定的基金往往更為穩妥。眾祿基金研究中心認為,一些基金當年漲幅高,次年漲幅小,收益大變臉。
而從歷史情況看,往往上一年的冠軍基金,在次年都難有尚佳表現。例如,據Wind數據,2014年股票型基金冠軍工銀金融地產曾獲得102.49%的收益率,但今年以來的收益率不足20%,混合型基金冠軍寶盈核心優勢混合去年年度凈值漲幅達80.11%,今年漲幅僅約15%;亞軍信達澳銀精華配置去年凈值漲幅為70.55%,今年以來虧損一度逾5%。
有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一年的排名往往具有偶然因素,隨著市場風格輪換,就不能采取一招鮮策略,還要參考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投資應變能力、機構評級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