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轉和增發活躍
據記者粗略統計,當前共有13家公司發布2016年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除了滬市主板和中小板各有1家公司以外,其余11家擬推高送轉的公司都集中于創業板。
從推出高送轉的13家次新股公司半年度業績來看,金科娛樂表現最為搶眼,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6716.01萬元,同比增長188.86%,公司擬每10股轉增20股。此外,富祥股份上半年預盈8152.65萬元–9375.55 萬元,同比預增100%-130%,公司推出了每10股轉增5股的利潤分配方案。最弱的當屬高偉達,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預盈433.69萬元-840.27萬元,同比減少38%-68%,公司同期推出10轉22的利潤分配方案。
此外,多達75家次新股公司自今年初以來推行增發股份活動,融資活躍。其中,吉祥航空、金科娛樂、藍思科技等20家公司完成了增發;萬林股份、柏堡龍、全志科技等8家公司亦拿到了證監會批文;美尚生態、新城控股、科迪乳業等11家公司增發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
上述人士表示,次新股的炒作邏輯長久以來不外乎流通盤小,融資需求強烈,重組、增發等預期較高,但投資者仍需對具體公司的業績多加分析,謹防“黑天鵝”,減少投資風險。
比如,今年5月,證監會對6家審計和評估機構立案稽查,嚴把上市關,并于隨后部署了IPO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執法行動。
6月下旬,證監會在監管法規政策的相關問題與解答中表示,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前一會計年度發生業績“變臉”、凈利潤下降50%以上(含由盈轉虧),或本次重組擬置出資產超過現有資產50%的,為避免相關方通過重組逃避有關義務、責任,獨立財務顧問、律師、會計師和評估師應當勤勉盡責,對上市公司(包括但不限于)相關事項進行專項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其中一項就包括要求中介機構核查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業績真實性和會計處理合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