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旅游行業投資仍然增長過快,行業帶有泡沫和不理性的成分,”劉思敏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表示。旅游的三個要素,有錢(有消費能力)、有閑(有消費時間)、有沖動(有旅游動機)。
現階段,全民向往旅游,具備消費能力的人群也不少,滿足了有錢與有沖動兩大要素,旅游時間短缺便成為居民旅游消費需求釋放的瓶頸和天花板。
劉思敏舉例稱,目前國內七天長假只有國慶和春節,從旅游市場火爆的程度看出,休假時間完全不能滿足爆發的旅游需求。又因為旅游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旅游消費的增速趕不上旅游投資的增速,旅游業投資存在盲目和風險。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旅游上市公司板塊表現較弱,跌幅27.26%,跑輸大盤10個百分點。景區、旅行社以及酒店餐飲板塊跌幅均超過25%。大批旅游創新創業公司進入瓶頸期,淘在路上、麥兜旅行、拒宅網、腳丫旅行網、找好玩、周五旅行網等創業公司宣布破產或倒閉。上半年在線旅游領域投資事件為57起,僅為去年全年的30%。
有著國內外投資經驗的資深私募人士向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透露,對比去年同期國內旅游投資增速與消費增速,預計今年上半年旅游投資仍將遠高于消費增速。
但上述私募人士也表示,在投資增長乏力、新的消費熱點不多、穩增長難度加大的情況下,旅游業促進經濟增長和擴大內需新增長的作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