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業績增長壓力的貝因美近年來動作不斷。繼引入恒天然作為第二大股東獲得35億元資金后,公司又走上“質押股份換取融資”這條路。
2016年一季度上市乳企經營現金流數據一覽
6月7日,貝因美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已將所持有的4800萬股質押,用途為融資。在A股市場上,股權質押雖然十分普遍,但為換取融資而進行質押的案例卻不多見。某知名乳業專家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貝因美的這個選擇說明公司現金流十分緊張。據了解,貝因美2016年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804萬元。
事實上,現金流緊張的乳企不止貝因美一家。一季報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場8家上市乳企,有5家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負,占比超六成,其中麥趣爾、科迪乳業、皇氏集團、燕塘乳業的該項數據分別為-9133萬、-4429萬、-2563萬、-2133萬。
逾六成乳企經營現金流為負
作為評價企業獲取現金流量能力、償還和支付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經營性現金流數據備受市場關注。據西南證券分析師陳超解釋,如果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遠超凈利,那說明該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有較大保障;反之,如果賬面盈利但現金流量不足,則說明公司賺的錢還在別人的口袋,未來存在爛賬的可能。
以滬深兩市的8家上市乳企為例,2016年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為10.64億元,而去年同期的這一數據則高達20.64億元,同比下滑了48.45%。
具體到公司,除伊利股份、光明乳業、三元股份之外,其余5家經營現金流全部為負,其中2014年年初上市的麥趣爾情況最不樂觀,達到了-9133萬元,國產嬰幼兒奶粉龍頭貝因美也名列其中,為-1804萬元。
貝因美凈利與現金流均不佳 奶粉新政或致業績承壓
據了解,這并不是貝因美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首次為負。中國網財經記者通過梳理貝因美近11個季度的財務數據發現,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正值的僅有三個季度。
除了現金流,貝因美近兩年整體業績表現也不盡如人意。2014年貝因美營收50.62億元,同比下降17.24%;凈利潤為6567.77萬元,同比大降90.89%;2015年營收為45.34億元,同比下降10.2%,雖然凈利潤同比增長了50.62%達到了1.03億元,但其中1.24億元由政府補貼貢獻,如果刨除補貼,貝因美2015年虧損1970萬元。
另外,剛剛出臺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指出,一個乳企最多只保留3個配方奶粉系列9種產品配方,但資料顯示,貝因美的產品配方已經超過了10個。上述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的乳業專家指出,削減產品和配方會對公司業績增長產生較大的壓力,況且貝因美目前還處在“二次創業”轉型期。
貝因美質押4800萬股換融資 分析師直言風險大
為了改善業績,貝因美試圖通過多種手段改善業績,“股權質押換融資”就是一大新招。貝因美6月7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質押股份4800萬股,用途為融資,質權人為工商銀行(601398,股吧)杭州西湖支行。本次質押占其所持貝因美股份比例為14.2%。至于融資的用途,貝因美在公告中并未提及,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公司的投資者熱線,相關人員表示“以后期公告為準”。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股權質押期限長達4年,開始日期為6月21日,而到期日為2020年6月1日,時間如此之長在A股市場上極為罕見。市場上對于貝因美“股權質押獲得融資”的做法也充滿了異議,國泰君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直言:“短期可能解決現金流不足等問題,但是蘊含的風險也很大”。該分析師解釋道,以公告前一日(6月6日)的收盤價計算,貝因美上述質押的股權市值達到了6.35億元,但貝因美2015年扣非后的凈利僅為3558萬元,如果公司無法償還這筆資金,公司的正常運營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在此次股權質押融資之前,貝因美還曾引入恒天然作為第二大股東獲得了35億元資金的注入,但此后貝因美財務報表中的多項指標并未得到有效改善。2015年11月,《華夏時報》曾發表文章在對該筆資金是否已經到賬提出了質疑,不過貝因美在回應中稱“雙方已合法依規完成了相關交易的交割,未接到任何異常情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