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末,聯想集團在宣布回歸A股,計劃在科創板上市后,其消息開始多見諸媒體。長期以來聯想集團長期被負面形象所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 2020/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著實不錯。其中公司營業額、稅前利潤、凈利潤創歷史新高,妥妥地收獲了一個漂亮的財季。
但投資人需要警醒的是,搶眼數據下亦暗藏風險。聯想集團2021三季報中的資產負債率已達89.88%,創近年來新高。同時,其銷售成本同比增長13.05%、營運資金大幅增加。
資產負債率創新高
2月3日,聯想集團公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1財年第三財季業績。
財報顯示,營收為1142億元,同比增長22.3%。稅前利潤為39億元,同比增長51.6%。凈利潤為26億元,同比增長53.1%。
分業務來看,各大業務板塊均有不錯的表現。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業務營收928億元、同比增長26.5%、稅前利潤同比增長35%、稅前利潤率達到6.6%、全球PC市場份額達到25.3%。
移動業務季營收100.7億元,同比增長10.1%,重新回到盈利狀態,利潤為6700萬元。
數據中心業務營收108.2億元,利潤率同比提升1%。
被聯想(12.100,-5.17%)視為增長“新引擎”的智能化轉型業務也維持了增長。軟件和服務營收92億元,同比增長35.9%,占集團總營收的8.1%,創歷史新高。
但整體業務好轉的同時,聯想集團2021三季報中的資產負債率已達89.88%,創近年來新高。
此外,2021三季報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產應收賬款及票據達93.27億美元,較之近年同期數據呈持續增長態勢,且增幅較大。同時,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應付賬款及票據、應計費用及其他應付款等數據近年也不斷攀升。
《每日財報》了解到,除資產負債率攀升之外,聯想集團2021三季報中的銷售成本也同比增長13.05%。而且,聯想的融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20.04億美元,同比增長率已達-1082.22%。
長期依賴PC業務存風險
聯想是當前PC市場的霸主,對聯想營收的貢獻在70%上下。本季度,聯想在中國PC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30.4%,位列市場第一位;北美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60%,位列市場第三位;其他三大地區的銷量,同比增長均在20%左右。
但貴為全球PC市場王者,聯想股票卻一直不太受市場待見,其市值常年只有排名第二的惠普市值一半左右。最近受科創板二次上市消息刺激,市值才在5年后重回千億港元。
有資料稱,自2012年開始,全球PC出貨量連續7年下跌,個人電腦市場已進入存量時代。2020年因居家辦公、線上學習以及消費需求的復蘇,全球PC出貨量才出現13.1%的增長。
市場人士表示,長期而言,PC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需求飽和、使用率降低、智能手機的替代等因素將成為用戶繼續購買電腦的阻礙。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情況下,聯想繼續高度依賴PC業務存在風險。
研發費用低于行業水平
聯想集團研發費用低是被市場重點吐槽的問題之一。據wind數據顯示,聯想集團2015-2019年,研發費用分別為96.36億元、93.95億元、80.09億元、85.27億元和94.64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3.32%、3.16%、2.81%、2.48%和2.63%。
從趨勢上來看,聯想集團的研發費用占比在逐年降低。據2015-2019年年報顯示,聯想集團研發費用占比從3.32%下滑至2.63%,反觀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卻分別自5.28%漲至5.86%,4.07%漲至4.98%。
科創板上市企業不僅要處于新興行業,而且也需要長期保持一定的研發投入。據wind數據顯示,在已上市的226家科創板企業中,有15家企業研發占比超過50%,32家企業研發占比20%-50%區間,54家企業占比超過10%-20%區間,聯想集團近5年研發占比為3 %左右,只能在科創板排名倒數。
另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2020年,受益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全國重點稅源企業研發支出預計同比增長13.1%,聯想則出現了下滑,研發費用開支同比下降5%,而科創板企業2020年上半年有披露數據的公司,研發費用開支總體相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68%。
不思求進的態度,一直不把重心放在科技研發和創新中,而是全國各地購進零件進行組裝電腦,這樣的打法如何贏的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
在業界,研發投入一向是判斷企業是否一家“技術公司”的重要指標——多年來對研發投入的不夠重視,正是外界給聯想戴上不是一家技術公司帽子的重要論據。聯想能否借此次沖刺科創板,改變外在的形象呢?我們拭目以待。呂明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