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間,雨潤集團上市公司之一的雨潤食品在其最新一則公告中稱,兩家全資附屬公司南京雨潤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南京雨潤”)及安徽省福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下稱“安徽福潤”)涉及到此次重整。
而雨潤食品公告中所指的此次重整,數量則為“雨潤系”的7家企業。 2020年11月18日,南京中院發布公告稱,目前已經受理了雨潤控股等7家雨潤相關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涉及食品、地產等多個領域。
讓人唏噓的是,昔日千億銷量的雨潤集團如今竟落得這般田地。更出人意料的是,其旗下上市公司中央商場的業績情況也不容樂觀,曾一度面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尷尬局面。
破產重整涉及多項業務
2020年11月18日,南京中院發布公告稱,目前已經受理了雨潤控股等7家雨潤相關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并且透過公告不難看出,此次“雨潤系”7家企業破產重整的領域涉及到食品、地產等多類業務。
本次重整申請包括雨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雨潤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江蘇雨潤肉類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蘇地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黃山雨潤地華置業有限公司、南京雨潤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福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
2月1日晚間,雨潤旗下上市公司之一的雨潤食品發布一則公告,其表述,兩家全資附屬公司涉及到此次重整,分別為南京雨潤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福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
作為老牌企業之一的雨潤,在破產重整的消息發出后,備受業界人士的關注。并且在此期間,更是有雨潤集團重整方案的傳言逐漸傳播開來,引得雨潤食品于2月2日發布澄清公告。
“謹此澄清,公司只有兩間全資附屬公司即南京雨潤食品有限公司及安徽省福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涉及重整。”公告中提到,經過與南京雨潤以及及安徽福潤的管理人確認,本次重整的審計評估工作也還在進行當中,重整的方案也尚未確定。并且,有關重整招募投資者的工作當前也并未啟動,且無投資者已獲指定。(公告中所指進展截至2月2日)
地產業績“回天乏術”
值得關注的是,當雨潤集團的破產重整申請處在風口浪尖上時,其上市公司之一的南京中央商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商場”)業績也萎靡不振。
根據中央商場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的數據顯示,其資產負債率達93.79%,總負債更是超過了130億元。并且,在其1月27日發布的年度業績預盈公告中表明,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在負3100萬元到負1100萬元之間。
事實上,在中央商場業績“回天乏術”之前,其發展歷程可謂千辛萬苦。
2018年10月,中央商場投資者反饋稱通過網絡及電話途徑收到《相關高風險股票風險提示》,內容提示其股票存在異常波動或存在退市風險警示可能等情況,上述風險提示將南京中央商場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列入高風險股票名單。
隨后,2018年10月12日,中央商場發布澄清公告,表明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不存在退市風險,相關提示中沒有將中央商場與其他存在退市風險、暴跌之后暴漲股票有效區分,簡單歸類為高風險股票,對投資者造成了嚴重誤導。
2020年1月,其發布公告,表明由于預計2019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仍為負值,并且凈利潤連續虧損將使得中央商場面臨退市風險警示。其指出,若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仍為負值,公司將出現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的情況(2018年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4億元),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在不久之后的2020年2月末和4月初,中央商場發布接連發布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提示性公告。直至2020年4月30日,此次退市風險警示才“塵埃落定”,中央商場發布關于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暨停牌的公告。除了股票簡稱由“中央商場”變更為“*ST 中商”外,其中還透露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的起始日為2020年5月6日,此后將在風險警示板交易,價格的日漲跌幅也將限制在5%。
2021年1月,中央商場發布公告表明,將出售部分資產以用來償還債務。其全資子公司將向江蘇宿遷一家國有企業出售百貨大樓的商鋪和部分樓層,用以償還3.05億元的債務。
至此,雨潤集團上市公司中央商場賣樓償債,雨潤集團7家企業破產重整,昔日營收千億的集團“面目全非”。
破產重整能否力挽狂瀾?
除了破產重整的高額負債和地產不盡人意的業績以外,《華夏時報》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就同行業而言,其主業雨潤食品的股東權益和凈利潤更是位居同行業的最后一名。
數據顯示,盡管其總市值、市銷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多項指標排名較靠前,但股東權益和凈利潤卻十分“尷尬”的位居行業末尾,分別為-19.17億和-38.94億。
隨后,《華夏時報》記者就破產重整的具體進展和申報債權金額等相關問題,致電了雨潤集團的官方聯系電話,對方表示,媒體主要對接公司文化宣傳部,該電話為集團的前臺總機。但當記者多次撥打總機提供的文化宣傳部門電話時,卻遲遲無人響應。
在此期間,記者試圖通過其集團網站、公眾號搜索郵箱等其他聯系方式,但十分遺憾未獲取到有用的聯系方式。
十分奇怪的是,此前記者就集團相關問題致電官方聯系電話時,對方的表述為“該電話為內部會議的預定電話。”具體情況可查閱《華夏時報》此前發布的文章,《目標50億到1400億!仍在拖欠工程款的雨潤地產如何實現祝義財的“野心”?》
“破產重整的意義在于企業通過司法程序獲得了一次再生的機會。”京衡鄭州企業重整重組部主任張先生就破產重整的意義表述到,對于集團而言,破產重整主要是使得企業的優質資產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從而避免浪費。并且如果股東重整成功,則可能會對企業帶來一些利好的影響。
那么究竟此次破產重整能否讓雨潤集團涅槃重生,再創昔日輝煌呢?目前,一切都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