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牌方“亮劍”董事會
值得關注的是,有的舉牌方并不滿足于投資,而是將目標瞄準了公司董事會。
9月22日,ST慧球披露了舉牌方深圳市瑞萊嘉譽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瑞萊嘉譽)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函件。
公告顯示,瑞萊嘉譽共提出了14項股東大會議案,主要包括否決或罷免公司董事候選人、董事及獨立董事,選舉新的董事和獨立董事,修改公司章程,暫停全資子公司購買資產及暫停新設子公司與對外增資。
回顧瑞萊嘉譽舉牌ST慧球的歷程可見,在公司前實際控制人顧國平的資管計劃遭遇連續爆倉后,其持股比例從8.69%一路跌到1.8%。而瑞萊嘉譽從7月份開始舉牌公司,截至9月22日的最新公告,瑞萊嘉譽的持股比例已增至10.46%。
9月初,瑞萊嘉譽合伙人張琲曾對媒體表示:“之所以選擇慧球科技為增持對象,既有其持股比例分散的緣故,也確實認為慧球科技未來存在重組預期,有獲得投資回報的可能。”
有市場人士評價,如果瑞萊嘉譽此次提出更換董事的議案通過,那么,瑞萊嘉譽此前的舉牌和之后增持將從以投資為目的改為以控股上市公司為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瑞萊嘉譽成為ST慧球第一大股東已有一段時間,但有關上市公司的實控人謎團,卻仍然待解。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般的投資者要投資上市公司的話,最為直接方法是將投資限制在5%以下的舉牌紅線之下,這樣一來,不論是增持還是減持都可以不被市場所關注。而有些舉牌方突破這一紅線,有存在參與公司管理,或者謀求股權分散的被舉牌公司控制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