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側謀互聯網化
作為年營收超2萬億元的石油“大鱷”,中石油近年也謀求借“互聯網+”戰略轉型。
王重善是中石油西南油氣田的一位普通員工,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油平臺應該還在搭建中,我們還沒聽說過。”王重善說,“現在,我們每次開會都要強調互聯網+這個概念。”互聯網+的相關論文也開始在中石油體系基層員工間傳閱學習。
王重善還透露,早前,中石油專門成立了運行辦公室推進信息化進程,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上傳互聯網。
去年以來,中石油的“互聯網+”戰略動作頻頻。2015年8月,中石油依托“互聯網+”打造的首座智慧加油站在石家莊投入運營。顧客可以通過線上購物,移動支付等方式選購商品,再到最近的加油站提貨。截至2015年底,首批26座智慧加油站油品和非油品業務分別增長了38%和59%。
除了去年牽手騰訊在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等方面開展合作,今年3月,中石油又與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簽署合作協議。
從生產信息化到消費側“互聯網+”,中石油的互聯網版圖越擴越大。
林伯強認為,把市場比作去加油站加油,每個人都有需求,且消費者總是傾向于選擇熟悉的消費對象。中石油擁有龐大的消費者網絡,在銷售終端實行“互聯網+”戰略,在使消費者們更便利的同時固化了原有的消費群體。中油平臺如果邁向市場,也能利用中石油的客源優勢,進一步擴大交易面、壯大原有顧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