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滬深證券交易所此前公布的上市公司2015年年報披露預約時間表,大概可以判斷一下2016年1月份至4月份市場運行規律和熱點輪換的節奏。
1月年報披露量太少
影響不大
1月份預約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僅有21家。其中,14家公司集中在25日至30日披露年報。以2015年前三季度的業績看,32家上市公司中虧損的有*ST京藍、鑫茂科技、匹凸匹、*ST融捷、天茂集團共5家公司,有一定負面影響。另外,1月份,仍會有上市公司在此期間發布業績預警和業績快報,從而對個股產生影響。
1月15日晚,美好集團、財信發展兩家地產上市公司率先披露2015年年報,兩家上市公司在2015年凈利潤均有不同程度同比增幅。而原本打算在1月15日披露年報的匹凸匹將預披露時間改到了3月份。
2月績差公司影響走勢
2月份預約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有152家,占到預約的上市公司總數的5.38%。以2015年前三季度的業績看,2月份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虧損的有31家,所占比例為20.39%,負面影響較大。而2015年三季報虧損的公司家數為463家,所占比例為16.40%。
2月份特征:虧損公司比例較高,影響較大;績優公司、大盤公司均分布在2月下旬;證券、汽車、計算機、房地產板塊的走勢,將受到主要上市公司年報業績的影響。
所以整體來看,由于2月份交易日處于春節前后期間,大部分時間或將交投清淡,虧損公司所占比例大,走勢看淡。休閑服務板塊存在投資機會。
3月權重股扎堆
3月份預約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有1143家,占到預約的上市公司總數的40.49%。僅3月26日至31日的最后一個交易周共有590家公司披露年報,占3月份預約公司數量的51.62%。也就是說,從3月底起年報披露將進入高度密集期間。以2015年前三季度的業績看,3月份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虧損的有153家,所占3月份預約公司數量的比例為13.38%,低于整體水平。
1143家公司中,每股收益在0.20元以上的有527家,占比46.11%。每股收益在1元以上的公司有50家,占比4.37%。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有664家,增幅在50%以上的有259家。年報業績預增的有83家,略有增長的101家,預計扭虧的有28家,預計虧損的有45家,預計業績大幅下滑的有51家,略有下降的有40家。這些公司近半數業績較好。總市值在500億元以上的有88家,1000億元以上的有38家,2000億元以上的有15家。從行業上看,屬于化工、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計算機、房地產、電氣設備、電子、公用事業、交通運輸的公司家數最多。
3月份特征:披露數量所占比例達四成;績優公司會對食品飲料、保險、家電、銀行、醫藥、汽車產生影響;大盤股公司中,保險、銀行板塊對股指的引導作用較大,主要在3月下旬披露年報。
預計3月份下旬股指表現較強。食品飲料、保險、家電、銀行、醫藥、汽車、保險等會對股指形成較大的影響。由于大市值股票具備高比例分配能力,業績理想,會呈現利好效應。金融、石油石化、醫藥、食品飲料或會產生利好效應。
4月藍籌、績差股
分化嚴重
4月份預約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有1506家,占到預約的上市公司總數的53.35%。4月25日至30日的5個交易日期間,共有589家公司披露年報,占4月份預約公司數量的39.11%,分布較為集中。以2015年前三季度的業績看,4月份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虧損的有261家,所占比例為17.33%,占三季報463家虧損公司總數的56.37%,將產生負面影響。
4月份共有20家*ST公司披露年報,占所有49家*ST公司的四成比例,會引發市場對退市風險的恐慌。這些公司在行業上多為化工、機械設備、食品飲料,將造成板塊的負面效應。
4月份特征:披露數量占總數的一半多;績優公司對股指呈現積極影響;大市值公司多數業績較好,多數具備高比例分配能力,披露時間集中在4月下旬;績差公司或對化工行業產生負面影響;績優公司對家電、食品飲料、汽車、銀行板塊產生一定的利好作用;年報披露近四成集中在4月下旬。
此期間,權重股公司業績較好,但績差公司數量多,退市風險加大,會出現分化走勢。績差股處于利空兌現階段,市場或出現調整,而大盤藍籌類板塊業績較好,會成為資金的避風港。
今日要聞>>>
百余私募遭監管 5萬億資金洗牌悄然進行
高層反思>>>
證監會坦承“監管有漏洞”
市場焦點>>>
2016年資本市場改革關注四看點
基金動向>>>
公募拉響清盤警報百余只 基金集體上“天臺”
板塊機會>>>
40家機構力薦501只個股 研究員看好鋼鐵等三行業
操作攻略>>>
慢牛基礎仍在 基金經理放言“越跌越買”
游資追蹤>>>
龍虎榜機構凈買入這些股超過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