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影響股市的事件有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定調明年經濟;央行緊急馳援千億MLF,舒緩年末資金面;周三有8只新股最后一批現金申購;美元加息后歐美股市跌光了先前的漲幅,國際油價創7年新低,逼近30美元;銀行和各路機構將年終結賬。
但是,A股消化了注冊制和美元加息兩大利空,市場意志形成合力,看好明年股市,積極備戰,走出獨立向上走勢。
上午開盤后,國資改革股和資產重組股和ST股就高舉高打,漲停或一路向上。10:30起,由于券商股、釀酒股、家電股發力,石化雙雄和銀行股小幅抬升,使白線爬到了黃線之上,大盤一舉攻克3600點整數關。但是,滬深主板和中小板沒有出現恐懼,黃線緊跟白線。只是創業板整個上午呈現頹勢,反向下跌。尤其是泡沫甚多的高價股,曲高和寡,已經連續三周陰跌,綿延不止。顯然有年終結賬的機構在出貨,或者調倉換股。
上午上證指數漲1.4%,深成指漲1.21%,中小板漲0.37%,創業板跌0.57%。風水輪流轉,顯然是與今年以來(至上周五)四指數的漲幅巨大差異有關:上證指數漲10.6%,深成指漲116.5%,中小板漲76.1%,創業板漲92.4%。中小板因為有資產重組題材,而創業板只靠內生成長性,多數股票股價高得離譜,很難尋找可以建倉者。所以,明年創業板很可能是小年。
近日吸引市場眼球的寶萬大戰,看起來是市場行為,股價很刺激,其實,保險資金瘋狂舉牌,多數不是為了想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參與搞好經營,而是為了吸引投資者跟風起哄,撈一把差價就走。
在我看來,萬科即使重組不成,只需將合伙人8.4元成本買入的4.9億股在24元拋出,就可凈賺70億,兩級管理層完全可以另設新萬科,寶能將騎虎難下,未有殺跌出逃一途,15元是其平倉線,也是合理估值。寶能也難成贏家,最終倒霉的必將是高位追漲的投資者。參與舉牌公司,高位擋謹慎,注意防范風險。
倒不如參與只有十幾元的中小盤國資改革和資產重組股,尋求控股的機構那才是真心實意地想進入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將其轉型升級為新興產業,大幅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業績。明年股市的重頭戲,必將是在主板中的國資改革股和資產重組股。
年末正是投資這調倉換股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