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負”凸顯供給側改革的緊迫性。10月工業企業收入與利潤增速雙雙負增長,利潤跌幅擴大4.5個點至-4.6%、連續5個月負增長,主營業務收入跌幅擴大至-1.4%(前值-0.5%),2000年以來首次出現收入持續負增長,目前企業經營情況較08-09年更差;10月行業表現看,采掘與原料差,輕工弱,裝備與高新保持中高速;當前產出收縮加劇,工業品價格跌幅擴大,預計11月收入延續負增長;同時企業面臨的稅費、融資成本仍然偏高,預計11月工業企業利潤延續負增長。上述情況凸顯供給側改革的緊迫性——促成供需平衡實現盈利、產業邁向中高端提升效率。
二、宏觀金融。1、利率平穩可控。上周貨幣市場利率IPO前波瀾不驚,國債收益率穩重有降,票據、余額寶、理財等利率保持低位,而年末將至,民間融資利率有短期觸底回升之感;2、央行繼續強化利率輻射,下調MLF利率與補充流動性并舉,有助于IPO期間的維穩(以及應對未來美聯儲政策、年末資金季節性波動等問題);3、人民幣匯率連續小幅“區間市場化”,在、離岸價差擴大至“臨界點”,下周SDR揭曉之際,人民幣繼續“區間市場化”、還是維穩也將揭曉。
三、行業供需。1、樣本城市地產銷售低位平穩,30大城市前26天同比僅16.8%,預計本月全國地產銷售繼續低位下滑;2、周期性行業產出繼續收縮,結構調整走向縱深,價格延續下滑趨勢,未來看,淡季來臨疊加競爭加劇、盈利沒有改觀,預計產出將進一步收縮;3、電廠煤耗仍大幅下滑,因低溫降幅略有收窄,但絕對煤耗水平仍低于過去5年;4、汽車銷售延續10月較好的增長勢頭;5、電影票房收入低增長;6、10月貨運量延續低增長,其中鐵路貨運量深度負增長程度加深(-16%).
四、物價追蹤。1、CPI低位下滑:食品、非食品價格表現整體疲弱,蔬菜季節性上漲、豬肉小幅上漲;而油價、房價等非食品亦表現不佳。預計11月CPI [1.1,1.3];2、PPI跌幅擴大:生產資料價格跌幅擴大,生活資料價格表現疲弱,預計PPI低位下滑至[-6.1,-5.9].
五、海外追蹤。上周美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聯邦利率期貨顯示12月加息概率上升至77.5%,美元回升至100以上(100.08),關注十二月初ISM PMI以及就業數據表現。歐央行將于12月3日舉行會議并宣布利率決議,根據近期相關官員對通脹擔憂的表態,市場普遍預計歐央行將擴大寬松計劃,并下調利率。11月制造業、服務業PMI連續第二個月向好。11月經濟景氣指數表現平穩,消費者、服務業、營建信心指數表現向好,工業信心指數表現不佳。
以下為正文:
一、“雙負”凸顯供給改革緊迫:10月利潤數據評論
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2%(前值-1.7);10月同比-4.6%(前值-0.1%).
1、10月利潤跌幅擴大4.5個點至-4.6%(連續5個月負增長),符合我們對9月利潤增速回升背后無積極經濟意義的判斷(9月利潤回升主因匯兌損益造成財務費用劇烈波動以及石油特別收益金核算列支方式變更造成短期影響)。結合11月收入大概率繼續下滑,企業面臨的稅費、融資成本仍然偏高等情況,預計11月工業企業利潤延續負增長。
2、收入持續負增長,凸顯供給側改革的緊迫性。10月主營業務收入跌幅擴大至-1.4%(前值-0.5%),符合我們對收入負增長延續且進一步擴大的判斷,2000年以來企業經營首次出現這樣收入持續負增長的情況,反映目前企業經營情況較08-09年金融危機時更差。從11月最新情況看,產出收縮進一步加劇,同時工業領域產成品價格跌幅有擴大跡象,預計11月收入延續負增長。
3、費用拖累甚于成本。增速上看,利潤負增長4.5的同時,費用上升2.6%、成本基本持平。(1)10月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費用合計為7.2元,同比上升0.18元(幅度2.6%),參照主營業務收入規模,費用同比多增約合174億,與利潤同比下滑規模(約270億)之比為65%;(2)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4元,同比上升0.04元(幅度0.05%),同樣參照收入規模測算出成本同比多增約合39億,與利潤下滑之比為14%。可見,費用增加甚于成本對利潤造成大幅拖累。同時未來看,原材料價格同比負增長的貢獻將逐漸減弱。
4、行業表現看,采掘與原料差,輕工弱,裝備與高新保持中高速。
上游采掘業維持深度負增長(采礦業-63%,煤炭開采-50%,黑色金屬礦采選-49%);公共事業部門保持較高增速(8.6%,其中燃氣增速提高24個點至34%,水+16至20%).
制造業中原材料相關行業延續負增長(除石化加工),輕工業相關行業大多增長放緩,符合轉型升級方向、受政策扶持的裝備制造及高新技術產業保持中高速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儀器儀表制造、電氣機械業增速提高至20%以上。(1)原材料相關黑色金屬冶煉(-109%)、非金屬(-8%)、有色金屬冶煉(-19%)延續負增長;但石油加工行業受益于成本下降利潤繼續回升明顯(單月+188個點至263%,累計76.1%),化學制造行業單月下滑至0,累計8.6%;(2)輕工業相關行業保持中低速增長且大多增速下滑,如食品制造-1至9%,紡織業-6.6至2%;(3)受益于穩增長政策及低基數,電氣機械行業連續2個月增速回升(+7至25.8%),專用設備回升24個點至10%;汽車制造行業增速回升13個點至13.4%;(4)高新技術產業方面,計算機通信(+9至24%)、儀器儀表制造(+20至22%)增速回升至20%以上。
二、宏觀、金融
1、利率平穩可控。上周貨幣市場利率IPO前波瀾不驚,國債收益率穩中有降,票據、余額寶、理財等利率保持低位或繼續下滑、而民間融資利率有短期觸底回升之感。
上周貨幣市場利率基本平穩,僅7天與14天利率受打新影響上升5-6bp,成交量上升幅度并不大;國債收益率穩中有降,收益率曲線繼續小幅平坦化(-6bp);長三角票據直貼利率低位波動(2.5到2.55);余額寶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延續自2季度以來的持續快速下行趨勢,整個11月累計下降15-20bp;民間融資利率(溫州、廣州、P2P市場)10月底-11月初觸回升,上周小幅波動。與此同時,美債收益率曲線小幅扁平化,自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益率曲線整體上移、反映一次升息空間之后,短端利率基本穩定,長端甚至略有下降;德債收益率曲線自10月以來整體下移近15bp,1年期收益率已降至歷史新低,反映歐央行寬松加碼的預期增強。
2、央行繼續強化利率輻射,下調MLF利率與補充流動性并舉,有助于IPO期間的維穩(以及應對未來美聯儲政策、年末資金季節性波動等問題).(1)央行于27日開展1000億6個月期MLF,以平抑IPO凍結資金引起的利率波動,并對沖本周國庫現金到期引起的公開市場凈回籠(700億);央行下調MLF利率10bp至3.25%,既前期下調利率走廊上限(SLF)利率后,繼強化市場利率輻射。(2)與15年上半年IPO相比,本次IPO募集資金量少(約40億),且打新時間相對分散,凍結資金的高峰在周三(單日凍結1萬億左右),預計并不會對資金面產生大幅的沖擊。
3、人民幣匯率連續第四周“區間內”貶值,在、離岸價差擴大至500bp左右的“臨界點”,下周SDR揭曉之際,人民幣“區間市場化”還是維穩也將揭曉。上周在離岸匯率分別貶至6.3952(0.16%)、6.4468(0.42%),刷新9月中旬以來新低;二者價差擴大至516bp。此前9月下旬與10月下旬,在、離岸匯率貶值積累到一定程度、二者價差擴大至500bp左右時,央行即介入市場,將價差消除甚至倒掛;但從上周成交量(周均176億美元,+21)及匯率來看,央行并未實施干預;下周一IMF將公布人民幣是否被納入SDR,區間市場化還是維穩即將揭曉。
4、11月前28日,利率債與信用債凈融資量均創年內次高,分別高位回升至1.09萬億、3850億;利率債中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凈融資量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信用債中企業債、公司債、資產支持債券回升幅度較大。
二、行業供需
1、樣本城市地產銷售低位平穩,30大城市前26天同比僅16.8%,預計本月全國地產銷售繼續低位下滑。(1)30大城市11月前26天地產銷售僅增長16.8%,基本持平10月(15%),而10月全國地產銷售同比增長5.5%,連續3個月下滑,根據兩者之間的映射關系,預計11月全國地產銷售延續下滑趨勢;(2)從30大城市內部結構看,僅二線城市增速尚可(26%),一線、三線城市增長乏力(5.7%、5.4%),其中三線城市連續3個月低位徘徊,考慮到樣本城市的代表性,其他三城市情況可能更差,拖累全國地產銷售數據表現。
2、周期性行業產出繼續收縮,結構調整走向縱深,價格延續下滑趨勢,未來看,淡季來臨疊加競爭加劇、盈利沒有改觀,預計產出將進一步收縮;電廠煤耗仍大幅下滑,因低溫降幅略有收窄,但絕對煤耗水平仍低于過去5年。(1)鋼鐵行業開工率下滑至歷史低位(全國開工率-0.27至77.49%),但重點企業產量沒有明顯下滑,側面反映中小企業生存困境;價格延續下滑,中游貿易商庫存創歷史新低,行業去產能仍在繼續。(2)煤炭、鐵礦石、水泥、化工原料等周期類商品價格延續下滑趨勢,焦煤焦炭企業庫存均維持低位,側面反映企業對未來需求預期較差:其中鐵礦石價格連續2周跌幅擴大,焦炭、水泥、化工鏈條商品價格延續下滑,焦炭、動力煤價格止跌暫穩。(3)低溫天氣至電廠煤耗環比季節性回升(11%),但絕對煤耗水平僅53.8萬噸/日,低于過去5年,同比仍深度負增長(-9.9%,前值-12.6%).(4)外貿方面,CCFI短暫兩周低位反彈后重回下跌(750.54),接近前期歷史低位(742.02),BDI創歷史新低后略有反彈,但焦煤、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運力需求不足情況短期內難有改善,運力行業“產能過剩”仍將面臨進一步調整。
3、汽車銷售延續10月較旺增長勢頭;電影票房收入低增長;10月貨運量延續低增長,其中鐵路貨運量深度負增長程度加深(-16%).(1)乘聯會高頻數據顯示11月前三周汽車批發、零售延續10月較旺增長態勢(批發約20%,零售約13%).(2)1116-1122周,電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速僅6.5%,月均同比增長11.5%,連續2個月大幅下滑;(3)10月全國貨運量延續前期低增長(單月4.6%,前值3.8%;累計4.2%),其中公路、水運貨運量表現較好(6.5%、7%),鐵路貨運量大幅連續22個月負增長,且呈跌幅加深態勢(單月-16%,累計-12%).
三、物價追蹤
1、CPI低位存下滑壓力:食品、非食品價格表現疲弱,預計11月CPI再度下滑,預測區間[1.1,1.3].高頻數據顯示上周豬肉價格小幅上漲、蔬菜季節性上漲;11月前四周累計看,豬肉先跌后漲(月環比-6%),除蔬菜外其他食品價格表現較為疲弱,整體食品價格較10月繼續下滑,(農產品、菜籃子批發價格指數分別較10月下滑-0.5%、-0.6%);考慮到油價下調、房價上漲趨緩,非食品價格亦表現疲弱。
2、PPI跌幅擴大:生產資料價格跌幅擴大,生活資料價格表現疲弱,預計PPI低位下滑,預測區間為[-6.1,-5.9].高頻數據顯示上周生產資料價格短暫反彈后繼續下滑(南華工業品指數環比0.3%,前值-2.5%);11月前四周累計看,生產資料價格跌幅較10月顯著擴大(月環比-5.3%,前值-2.6%),同時生活資料季節性小幅下滑,預計PPI同環比跌幅擴大,同比預測區間為[-6.1,-5.9].
四、海外觀察
上周美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加息預期略有回升。美國二季度GDP上調至2.1%,庫存拖累減少;房地產市場中,10月成屋銷售下降而新屋銷售回升;10月PCE環比增速下滑至0;制造業方面,11月制造業PMI下滑至年內新低,但10月耐用品訂單環比強勁回升。經濟數據總體而言仍然平穩,有利于加息預期兌現,聯邦利率期貨顯示的12月加息概率上升至77.5%;受美聯儲加息預期回升以及歐美政策差異的影響,美元強勁回升至100以上(100.08).
12月議息會議將近,近期兩個重要時間節點值得關注:一是月初的ISM制造業PMI,以及12月4日公布11月非農數據,近期周度初請數據穩中略降,推斷11月非農就業人數超預期下降概率低;二是12月10-11日公布的11月進出口物價指數以及PPI,可據此對11月通脹做出部分推斷。
歐央行將于12月3日舉行會議并宣布利率決議,根據近期相關官員對通脹擔憂的表態,市場普遍預計歐央行將擴大寬松計劃,并下調利率。11月歐元區PMI連續第二個月向好,制造業、服務業均表現向好,德國表現強于法國。具體看,歐元區綜合PMI提高0.5至54.4,其中制造業、服務業均提高0.5分別至52.8、54.6。德國(+0.7至54.9)表現強于法國(-1.3至51.3),其中制造業均表現回升(),服務業方面法國出現下滑(-1.4至51.3,德國+1.1至52.4).
11月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表現平穩,消費者、服務業、營建信心指數表現向好,工業信心指數表現不佳;主要國家中營建信心指數低位回升較明顯,其他方面表現不一,總體看以德國表現最好。具體看:歐元區經濟景氣指數106.1,持平前值,為11年6月以來最好表現,自6月以來持續向好;服務業信心指數表現最為搶眼,達到07年11月以來最高值(12.8,前值12.3),今年以來呈現逐步向好趨勢;消費者、營建信心指數雖然還在負區間,但連續2個月表現向好(消費者-5.9,前值-7.5;營建-17.8,前值-20.7);工業信心指數短暫兩個月好轉后再度惡化(-3.2,前值-2)。主要國家,德國營建、服務業、消費者信心指數均出現回升,法國僅營建信心指數回升,意大利營建、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