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堪稱是中國租賃市場元年。從中央到地方,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地制定和出臺多項支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政策,積極有力地響應關于“房住不炒”的號召。尤其在一線城市及新一線城市,隨著購房成本的不斷增加,發展完善的住房租賃市場和體系似乎已成大勢所趨。
雖說相對于購房成本來說,租房支出的確是九牛一毛,但倘若租房支出在收入占比中超過了五成,這將讓租房者失去更多的機會成本,甚至讓生活的其他需求變得拮據,尤其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一線城市。
從當下來看,租金高昂成了大多數租房者的心理負擔。就深圳來說,租金究竟有多高?今年第一季度,多份地產研究機構的報告都顯示,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租金都有所增長。而對比北京、上海,深圳的房租漲幅卻位居第一。
深圳房租不斷攀高且居高不下的底氣在哪里?大概源自深圳不斷增加的人口流入,以及租房居住的強勁需求。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深圳常住人口保持較高增速,分別為5.6%、4.7%、4.6%。據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廣東人口發展狀況分析》,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達1302.66萬人,比上年凈增49.83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54.70萬人,增長4.6%,占常住人口比重34.9%;常住非戶籍人口847.97萬人,增長3.6%,占比重65.1%。增幅占同期全省以及珠三角核心區常住人口增量的60.11%。而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目前深圳全市共擁有各類住房大約1065萬套,總量約5.71億平方米,其中有783萬套屬于出租住房。由此可見深圳租房市場的供需狀況。
雖說租金高有其必然的現實原因,但是作為一個正在快速建設和發展的城市,深圳需要保障不同層次就業群體的住房需求,以此穩定城市建設的生產力,同時還需要吸納更多人才來支持經濟的轉型升級。因此,或許深圳需要的不是一味地抑制高租金、高房價,而是要發展完善的住房租賃體系,讓不同層級的就業群體居者有其屋。
什么是完善的住房租賃體系?筆者認為,其一,要有多層次住房消費市場,即低中高收入群體都可以相對應地找到與自己收入水平匹配的住房;其二,體現在租房消費行為的全過程上,即租房前信息透明、信息對稱、渠道公開,租房時價格公允、有價可循、流程規范、簡潔、明朗,租房后管理完善,出了問題有可追究的解決路徑。唯有如此,租房者在租房這個消費行為上可以減少心理負擔,更好地安居樂業。(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