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首條市內高鐵——濟萊高鐵正式開工建設,線路全長117.5公里,設計行車速度為350km/小時,建成后從濟南市鋼城區到濟南新東站只需22.5分鐘。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為“綱要”)之際,濟萊高鐵正式拉開建設的序幕,在將萊蕪至濟南通勤時間縮短到1小時之內的同時,也為萊蕪當地上市公司帶來發展新機遇,更讓濟南萊蕪加速融合駛入快車道。
萊蕪,原為山東17個地級市之一。2019年1月份,山東省政府通報,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濟萊合并之后,原計劃修建的濟萊高鐵則成為全國首條市內高鐵。
萊蕪目前尚無高鐵,交通出行不方便,這一定程度制約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聚。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目前萊蕪兩家上市公司,均在外地設立了辦公區。
“在現代企業發展中,信息流、物流的快速便捷顯得越來越最重要,公司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已在濟南設立了辦公區。”萊蕪上市公司金雷股份董事會秘書周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投資部門已開始在濟南辦公,公司下一步也計劃讓更多部門和員工在濟南辦公,濟萊高鐵通車后,往來濟南與萊蕪半小時就能實現,一定會給企業發展帶來更多紅利。
今年6月份剛剛A股上市的萊蕪當地企業朗進科技,也在青島設立了辦公區。“當初我們將研發部門和銷售部門設在青島,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朗進科技董事長李敬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企業上市,公司的社會知名度提升了,未來濟萊高鐵建成通車后,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會進一步增強,相信也會有很多人到萊蕪工作。
不僅如此,綱要出臺之后,李敬茂認為,作為車輛空調供應商,朗進科技也有望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受益于此。李敬茂說,綱要里提到,“建設城市群一體化交通網,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網絡,加強公路與城市道路銜接。”這就意味著國內軌道交通建設將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軌道交通必須成了網狀,相互連接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因此只要啟動了軌道交通建設,未來一定都是要建設多條線路連接起來,這對公司將是一個長期的利好。”李敬茂說。
除了對濟萊兩個區域帶來的直接影響,讓在行政區劃上“合為一體”的濟萊加速實現融合,《證券日報》記者還了解到,按照已批復的《環渤海地區山東省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示意圖(2014-2020調整方案)》,濟萊高鐵還是山東省打造的四橫六縱高鐵網京滬通道、旅游通道與濱臨通道的連接線,更是山東省會濟南市的“米”字形高鐵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區域城際網的逐漸完善,本項目向北通過濟南樞紐與京滬高鐵、石濟客專、濟青高鐵、濟濱城際、濟聊城際等鐵路相連,形成山東省內“2小時”交通圈;而濟萊高鐵項目實施過程中,還將同步開展延長方案研究,或向南延伸到魯南高鐵或者向東連接京滬二通道。這將對完善區域鐵路快速客運網絡、優化城際運輸結構、增強鐵路市場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記者 趙彬彬 見習記者 王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