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陸金所宣布于2018年2月28日8:00起停止e享計劃發起服務。曾經的網貸“主流”資產之一的“凈值標”黯然退出市場。
從2012年紅嶺創投首推凈值標以來,行業紛起效仿。但在2014年以前的凈值標的累計成交額不超過500億元。2015年,凈值標已占當年網貸交易總額的17.9%,超過1600億元。2016年雖下降至17.1%,規模卻達到3350億元左右。
陸金所于2016年推出穩盈-e享計劃即為凈值標項目。僅僅2017年上半年,陸金所凈值標交易額就超過1150億元。
另一個更為典型的例子是紅嶺創投,截至2017年6月末,其凈值標累計交易規模達到2123億元,約占平臺所有項目總額的85.5%。其中,2017上半年凈值標規模為424.2億元,貢獻的服務費收入超過7000萬元。
到2017年年中,網貸行業累積凈值標成交規模已達到7400多億元。
凈值標盛極一時的情形出現在2017年上半年,宜貸網上半年凈值標規模約144.8億元,占平臺總金額的84.4%。雅堂金融同期凈值標交易額約30億元;凈值標占比較大的平臺還有溫州貸(38.6%,5.2億元)和365易貸(41.4%,3.9億元)。
情況在2017年下半年直轉而下,當年8月,紅嶺創投宣布自8月8日零點起,新注冊用戶凈值借款沒有杠桿,只有投資額0.9的借款額度。
此外,據媒體報道,廣東地區的凈值標大戶團貸網也于近日也下線了相關標的。
凈值標是以待收資金作為還款保障而發布的融資項目,初衷是為了方便投資人站內周轉,解決其臨時資金需求。凈值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借貸雙方的期限矛盾,也有利于提高市場活躍度,但也會加大杠桿、放大風險。
2017年底,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網貸整治函[57號]文),對具體問題的說明部分,《通知》要求網貸機構不得以出借人所持債權作為抵(質)押,提供貸款。
自此,網貸凈值標盛極一時的景象,走向末路。(周假 徐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