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股通走勢看,引領價值投資風向的港資正在調倉換股,從前期獲利豐厚的權重藍籌板塊中調換出來,買入低估值的創業板股票。市場深幅調整,或加速市場風格轉換的來臨。”上述巫先生分析。
不過,也有投資人士認為,市場風格切換并沒那么容易。華商基金策略研究員張博煒指出,自2016年以來,A股市場一直延續著盈利驅動的上漲邏輯,目前滬深300為代表的權重指數估值水平依然較低,橫向類比其他主要市場則目前仍處于被低估的狀態。2018年A股市場在宏觀經濟環境穩定的大背景下,估值收縮概率較低,具有一定的收益空間,短期回調或使市場更具投資價值。其中,金融、地產以及部分周期品種兼具防守與進攻屬性,可關注相關板塊超調帶來的投資機會。
即便是中小盤股票,券商人士認為大概率是結構性機會。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表示,A股整體投資風格越來越偏向于價值投資。創業板和中小板行業業績分化明顯,部分行業及細分行業值得關注,建議把握板塊中的結構性投資機會。創業板方面,根據業績表現情況以及后續政策落地情況,建議關注機械行業的新能源汽車相關標的和計算機行業的二級行業IT服務行業的相關標的。
短期內,美股動向仍將影響A股乃至全球市場的風險偏好。不過,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師劉可認為,從外圍市場與A股市場的聯動性上看,美股對A股的影響更多是短期情緒面的沖擊,很難導致中國市場資金外流。即使美債收益率上行,中美仍有很高的利差。同時,由于A股自身的優勢,A股在全球資產中仍有較強的吸引力,海外資金仍繼續加速流入A股,1月份北上資金累計流入350億元,遠超去年同期的100億元。而且,不同于美股的高估值,目前A股的整體估值壓力不大,調整的幅度也有限。
“因此,對于近期的調整,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同時規避業績不佳和質押率較高的標的。從長期來看,短期調整反而有利于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劉可說。
(責任編輯:趙艷萍 HF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