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月23日證監會發審委IPO審核“7否6”震驚投行圈后,1月24日發審委再以“5否4”僅一家通過的結果繼續讓投行圈瞠目結舌。
根據證監會公告顯示,1月24日上會的5家企業,均擬在創業板上市,但僅有彩訊科技一家通過,保薦人(主承銷商)為中信證券,這樣的結果讓業界始料未及。
另外,在1月24日上會的5家企業中包括一家招商證券輔導的企業,但是并未通過審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來有3家招商證券輔導的企業上會,但是均未通過。
5家公司IPO審核僅1家通過
根據發審委工作會議公告,1月24日發審委對河南藍信科技、北京宇信科技、彩訊科技、深圳華智融科技和廣東格林精密部件5家公司進行IPO審核。根據審核結果顯示,僅彩訊科技一家通過,北京宇信科技則暫緩表決,還留有一線生機,其余3家則全部被否,這也意味著1月24日的通過率僅有20%。
截至1月24日,2018年以來發審委共計審核首發39家公司,其中“通過”14家,“未通過”19家,“暫緩表決”3家,“取消審核”3家,通過率僅為35.9%。
東北證券表示,2017年年末IPO審核的高壓態勢再度延續到2018年,雖然IPO“堰塞湖”消除的效果已經十分明顯,但是審核要求越發嚴格。新一屆發審委對IPO的要求,包括企業規范性、持續經營能力等問題的門檻都較之前高很多,也更加嚴格,所以否決率很高。IPO審核的高要求、高標準會形成常態,對于理智的企業來說,如果達不到要求應果斷放棄排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本次僅有彩訊科技成為“獨苗”成功過會,但是發審委還是對其提出5大問題。
其中一個問題就是彩訊科技的營業收入過于單一,七成收入來自中國移動。據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彩訊科技連續十余年為中國移動提供139郵箱運行所需要的主要運營支撐服務,同時承擔中國移動10086門戶網站、Mobile Market項目的系統開發、建設和運營。2014年~2017年上半年彩訊科技來自中國移動及其關聯方的營業收入分別占到當期營業收入比例的94.31%、91.78%、73.94%和72.64%。在這種情況下,發審委便提出發行人對中國移動及其關聯方是否構成重大依賴、對139郵箱全網運營服務是否構成重大依賴、客戶集中度是否符合行業特征等問題。
此外,彩訊科技設立或收購的多家控股公司、參股公司,存在收購后又轉讓的情形,而且多數公司經營情況為虧損或微利,也是發審委提出的一大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彩訊科技共設立或收購9家控股子公司,其中7家為虧損或微利;參股了12家公司,其中8家公司在2017年上八年均為虧損狀態。
此外,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較高、阿拉丁置業受讓實際控制人股權的資金來源為借款等問題也被發審委提及。
招商證券輔導的3企業“陣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月24日上會的企業之一——廣東格林精密部件的保薦人(主承銷商)為招商證券,而隨著廣東格林精密部件的被否,招商證券輔導今年上會的3家企業已全部“陣亡”。另外兩家分別是:北京挖金客和深圳雷杜生命科學。
此外,同樣有3家輔導企業今年上會的還有廣發證券和中信證券,其中廣發證券剛好與招商證券相反,連續3家通過;中信證券次之,3家中1家通過,1家暫緩表決,1家未通過。
而有2家輔導企業今年上會的還有興業證券、中信建投和國金證券。
至此,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自去年10月17日新一屆發審委“開工”至今,廣發證券輔導企業的通過率為83.33%,中信建投為75%,招商證券為66.67%,中信證券為60%。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謝欣
(責任編輯: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