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下旬有多家銀行做年終決算,不止是個人按揭貸款,消費貸、經營貸等多類貸款都是暫停放款狀態。
房地產市場的消息一直都是“草木皆兵”。本月曾有消息稱,已有56家銀行停貸。不過,從《證券日報》記者近日的調查走訪來看,“56家銀行停貸”的說法并不確切。
《證券日報》記者調查了北京地區多家銀行了解到,停貸只是極個別的現象,大部分銀行都正常接受貸款申請,雖然有個別銀行支行將貸款業務轉移到了其他支行,而這屬于銀行內部的業務調整。另據了解,12月下旬有多家銀行開始做年終決算,在這個時間點,不止是個人按揭貸款,消費貸、經營貸等多類貸款都是暫停放款的狀態,只接受申請和審批,等到元旦過后才開始按照順序放款。
“56家銀行停貸”
表述太模糊
實際上,“56家銀行停貸”的消息源自某第三方平臺的監測數據。該平臺數據顯示,2017年11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36%,相當于基準利率1.09倍,環比10月份上升1.13個百分點;同比去年11月份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4.44%,上升20.72個百分點。11月份,在全國35個城市533家銀行中,有86家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上升,占比16.13%;有388家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與前一個月持平,占比72.79%。在該平臺監測的35個城市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中,最低值為廈門4.93%,最高值為鄭州5.77%,北京11月份平均利率為5.27%,比10月份下降了0.01%。同時,11月份共有56家銀行分(支)行因額度等原因暫停受理首套房貸業務,較上月新增14家。
值得注意的是,該消息的統計口徑并不是全口徑,發布數據平臺的統計依據是35個城市的533家銀行的分(支)行,該數量距離全國各家銀行的分(支)行總量還有很大距離。并且,56家銀行停貸數據并非由銀行證實。
以北京地區某股份制銀行為例,在“停貸”名單中,該銀行名列其中。近日,《證券日報》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咨詢了該行在北京市海淀區和朝陽區的多家網點了解到,“停貸”并不屬實。該銀行某支行的個貸經理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下半年我們銀行一直處于額度緊張的狀態,總行沒有通知停貸,但是我們會提醒貸款人放款比較慢,如果比較著急可以優先考慮放款快的其他銀行。同時,有個別支行將貸款業務轉移到了其他支行,這屬于銀行內部的業務調整。”
某國有大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銀行的房貸額度都是每月規劃的,一般年底額度要比年初的少。今年整體額度本來就比較緊張,年底就更為突出。
北京地區某房產中介的店長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2月下旬有多家銀行開始做年終決算,在這個時間點,不止是個人按揭貸款,消費貸、經營貸等多類貸款都是暫停放款的狀態,只接受申請和審批,等到元旦過后才開始按照順序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