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市場走訪中發現,已經在北京市場入市5個月之久的美國牛肉雖然向京城高檔超市的供應力度不斷加大,但由于價格、運輸、飼料等原因,銷售較為平淡,而在部分電商平臺,美國牛肉銷量也反響平平。
現場
高檔超市力推“試吃”攬客
北青報記者近日走訪家樂福、沃爾瑪、BHG等多家普通超市的牛肉專區,發現基本沒有美國進口牛肉的蹤跡,主要以澳洲牛肉和國產牛肉為主。美國牛肉只在一些高檔會員制超市有售。
以沃爾瑪旗下山姆店為例,北青報記者發現,美國牛肉的價格按不同部位在每斤69.8元至225元之間,比國產牛肉和澳洲牛肉貴得多。其中,美國谷飼西冷牛排的價格是199元/斤,澳洲谷飼西冷牛排是155元/斤,美國牛肉價格貴25%;而美國上腦牛肉為79.8元/斤,澳洲上腦牛肉為39.9元/斤,美國牛肉價格是澳洲牛肉的一倍。
上周日下午北青報記者在山姆亦莊店采訪時看到,該店正在搞現場牛排試吃促銷,“今天上午提供8盒美國牛排試吃,下午有6盒。”銷售人員正用黃油涂抹燒熱的烤盤,待大塊牛排煎烤后剪成小塊,再分給顧客。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些試吃的盒裝牛排上都貼有售價標簽,每盒在200元左右,試吃環節只持續了15分鐘左右,6盒牛排就被試吃一空,也就是說僅一場試吃活動,山姆店就免費提供了價值1200元的美國牛肉。但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試吃并沒有立即帶動美國牛肉的銷量,超市貨架上的幾個美國牛肉單品幾乎沒見售出,北青報記者在山姆亦莊店逗留的兩小時內,僅有一位顧客取走一份580克裝的牛排,這份被保鮮膜包裹的盒裝牛排中有三塊,售價235元。
據店內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提升美國牛肉的銷量,他們不定期推出試吃活動,同時還教顧客烹飪方法,吸引顧客購買。“我們認為消費者還需要一個時期的接受過程,畢竟之前都是澳洲牛肉做主導,一些中高端的客戶一旦認可美國牛肉的口感,應該不會在乎多幾十塊錢吧?”一位導購對北青報記者說。
對于美國牛肉的銷售情況,山姆會員店負責人表示,今年6月底,山姆作為首家發售美國牛肉的實體店,率先在北京和深圳銷售特選級美國牛肉,包括眼肉、西冷、上腦、牛小排與牛腩等暢銷部位,在該店內的銷售量還是逐步增加的。
雖然山姆店負責人沒有直接透露美國牛肉的具體銷量,但以其在北京僅有兩家門店的市場份額來看,仍然不足以說明美國牛肉銷量在全市范圍內有大幅提升。文/本報記者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