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股市下跌該對IPO打板子嗎?市場化新股發行有助提升效率
從資金面來看,A股大跌并非受IPO提速影響,在當前的新股生態環境下,市場不應該再聞IPO色變。市場化的新股發行節奏雖然短期要承受陣痛,但從長期看,現有融資政策有助于提升股票市場的效率,使資本市場能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和供給側改革。
從去年11月份開始,證監會就以每周一批的節奏推進新股發行。悲觀者恐慌,密集的IPO發行會拉動大盤持續向下,抵觸和反感IPO的情緒升溫。其實,盡管2015、2016年新股發行提速,發行家數分別為223只、227只,但實際上單只新股募集資金平穩,保持在6億元至7億元。2017年以來,單只新股的募集資金平均為5.5億元,規模更是穩中略降。這與動輒幾十億的單個定增項目相比,并不算多,對股市資金的實際吸蝕作用并不大。
中國證券報:監管層將嚴格監管再融資 引導更多資金轉向IPO市場
調控融資總量意圖較明顯,選擇放IPO更多是綜合考慮了IPO企業經歷較長籌備期、資質較好及過去的并購亂象,對于二級市場而言,需降低對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節奏預期,以及重新評估資本運作過會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