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你要是2000元機賣得好,你就是國產手機中的老大哥,它能提升整個品牌的形象,所以廠商在2000元檔都擠得頭破血流。”有零售商向《證券日報》記者直言
愈發頻繁的發布會次數和增速放緩的市場容量,注定了2016年手機市場競爭要比往年更加激烈。
一度在千元機市場重點發力的手機廠商今年集體偏愛中檔機。
縱觀2016年上半年國內手機市場,千元機的戰火已經蔓延到2000元的中檔產品,國內市場需求從低端向中端延伸,中端產品銷量呈現抬頭趨勢。
其中,尤以線下渠道型品牌來勢最猛。不過,隨著2000元中檔機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手機零售商的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小。有三線城市的手機零售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他一天賣了11部手機總共僅賺了700元。
消費升級帶火中檔機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綜合各方數據,以及對手機零售商的調查采訪,目前市場上價位在2000元價位的手機銷量的確一直比較高,同時,在這一價格段的產品也眾多。而2000元價位的中端智能手機市場歷來是個品牌必爭之地,對于大多數手機廠商來說,能撐起銷量的機型往往都是在這一價位。
GfK全國零售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手機市場零售規模達到2.3億部,同比上漲15.5%,其中智能手機2.2億部,同比上漲20%。
新千元(1000元-1500元)和中高端(2500元-4000元)成為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1000元-1500元價位的零售量同比上漲47%,2500元-3000元價位上漲111%,3000元-4000元價位上漲70%,從而帶動市場均價持續提升。消費升級+智能手機替換主導著中國手機市場進入“價值轉型”時代。
IHS Technology中國研究總監王陽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消費升級正在拉動中檔手機出貨量。其中,尤以線下渠道型品牌漲幅明顯,OPPO和vivo就是例證。
賽諾的研究報告也指出,中國手機消費升級是長期的趨勢,但升級速度會受階段性政策或現象級產品影響而改變。
賣11部手機僅賺700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獲得的一份調研機構內部報告顯示,從手機市場1500元-2000元價位手機銷量來看,線下渠道型品牌漲幅明顯。以OPPO為例,其在1500元-2000元檔手機市場的份額一路走高,到2016年二季度更是達到了20%左右。
而在2000元-2500元價位檔,由次旗艦產品領漲。在這一價位段,vivo以28%左右的市場份額占據2016年二季度頭把交椅。
到了2500元-3000元價位檔,則是國產主流旗艦的天下。OPPO以47%左右的市場份額成為2016年二季度市場第一,vivo緊隨其后。
“OPPO和vivo這兩個品牌的擴張,是因為同時具備了拉力和推力。大手筆投放廣告形成的對消費者的拉力,以及零售商賣機積極性的推力,共同造就了今年這兩個品牌的向上突圍。”王陽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