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排球的未來:更多人參與排球是關鍵
女排隊員收入較低,歸根結底原因是排球聯賽市場化程度低,受關注度低。
2004年中國女排奧運奪冠時,曾迎來短暫的春天。當時的女排聯賽上座率可達百分之七八十??扇缃裰袊偶准壜撡惖母鱾€主場,上座率常年只能維持在二到三成。
沒有觀眾也就沒有市場,看臺上的冷清讓贊助商們都望而卻步。前排管中心主任徐利說,“排球聯賽進行了17年,我們面臨的不是發展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
2015-16賽季女排聯賽,贊助排球聯賽3年的某體育品牌沒有繼續冠名贊助,排球聯賽其實是在沒有冠名贊助商的情況下拉開帷幕的,同時,聯賽開賽20天前,各支隊伍又被排管中心告知,本賽季需各隊自行解決比賽裝備問題。
女排隊員收入低、聯賽市場化進程緩慢、受關注度低的最終結果是,排球后備力量不足。
2013年,曾有記者在排管中心的訓練部查到中國排球注冊運動員人數——2600多人!
這個數字包括了所有比較經常地從事排球訓練和比賽的人員(男排和女排、少年青年成年),在這個數字中,有各省市的十幾支專業隊伍,一線隊球員不足300人。
至于排球人才嚴重匱乏的原因,一位江蘇排球基層教練說得樸實卻很有道理,“原因很現實,排球運動員收入不高,吃的又是青春飯,有幾個家長愿意送孩子進專業隊,最多就是當個特長吧。”
從社交網絡的熱度上來看,女排在與塞爾維亞的決賽將創下中國觀眾觀看里約奧運賽事的收視紀錄,女排時隔12年再次殺入奧運會決賽并成功奪冠,必將再次點燃民眾的排球激情。
奪冠后,參賽的中國女排姑娘們必將獲得可觀的獎勵、代言收入,但中國女排的前進,還需要更多的后備力量,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
中國排球運動能借此回暖,排球聯賽更加健康地發展,民眾關注度提高,同時,排球聯賽上座率也能有所提高,也有更多的人參與排球運動,在此良性循環下,中國排球產業得以健康發展,排球運動員也能得到和他們的成績相匹配的收入,彼時,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是排球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