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錫豐
“為減少內卷,文明發展,我倡議:不挖人,不拆臺。如有違約,加倍反制。”今年6月20日,在一場企業活動上,4家生豬養殖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簽署《互不挖人公約》,一時間引發社會關注。
“君子協定”式的《互不挖人公約》落地一個月后,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和《禁止壟斷協議規定》有關規定,約談了這4家生豬養殖企業,要求高度重視《互不挖人公約》存在的問題,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堅持依法合規經營。
有些人對企業為何被約談摸不著頭腦,其實在國務院印發實施的《“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就能找到原因。《規劃》將“維護和完善國內統一市場,促進市場循環充分暢通”列為6項重點任務之一。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要不斷提升,更要遵循市場競爭規則合理暢通有序流動。同時,這也是新《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市場監管總局首次對勞動力市場公開表達競爭關注,既保護了勞動力市場公平競爭,維護了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又發揮了警示教育作用,推動經營主體提升反壟斷合規意識,更好預防壟斷行為的發生。
破除壟斷,政策先行。《規劃》實施已至中期,公平競爭審查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組織開展4項公平競爭審查創新試點,首次開展國家層面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實現國家、省、市、縣4級政府公平競爭審查全覆蓋。組織清理和廢除一批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2022年至2023年6月共審查增量政策措施30.8萬件,清理存量政策措施76.4萬件,公平競爭政策基礎性地位進一步確立。
近日,團體標準《檸檬鮮果等級規格》發布實施,這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市場監管一體化建設的成果。跨區域制定團體標準,為兩地檸檬產業標準化管理和規范化運作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進一步提升了檸檬鮮果品質。
在長三角,三省一市市場監管部門依托聯席會議機制,全系統、全方位有力推進落實長三角市場監管一體化,并已在多個領域實現突破。據三省一市市場監管部門數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長三角地區已提前完成包括企業開辦效率、主導制修訂國際標準數、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數、有效發明專利總量等6項指標,另有6項指標符合預期目標,3項指標完成過半。
《規劃》實施以來,與全國統一大市場相適應的監管機制不斷健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推動了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點區域建立健全區域市場監管一體化機制,鼓勵借鑒推廣區域市場監管一體化機制,探索建立跨區域協同監管機制。
目前為止,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基本確立,大力破除了地方保護、所有制歧視、限制企業經營自主權等妨礙公平競爭的問題,跨區域生產經營活動更加暢通。
《“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中期實施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