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提問:你“茶面不思”了嗎?
圖片來源:微博博主@語文指揮中心
這個詞怎么來的?
10月13日,康師傅聯合“天貓超級品牌日”,推出新品康師傅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以新品為核心組成的“內個味兒”全家桶,發售5分鐘即售出1000份,不到半小時售罄。搶到的網友=搶到了朋友圈、小紅書曬單權。沒搶到的網友表示“不想好好吃飯,只想吃康師傅冰紅茶牛肉面”,并喊話康師傅“抓緊時間安排上,必須嘗一嘗”!
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 圖片來源: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微博
而在“內個味兒”全家桶售罄后,康師傅又推出了一批內含新口味和十多種經典口味泡面的“味”知數盲盒,通過有梗的設計、神秘感的組合,持續對味年輕人,拉滿其獵奇情緒。
微博數據顯示,新品發售后#這還是我認識的方便面嗎#、#飲料泡的面可以有多香#等多個話題自發登上微博熱搜,多個微博話題收獲全網13億+閱讀,多平臺累計傳播曝光超22億。B站@敬漢卿單條測評視頻突破了300w播放,視頻發布半小時后便登上B站熱搜TOP1,持續在榜33小時。
古有茶飯不思,今有“茶面不思”。康師傅紅燒牛肉面茶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它用自己聯名自己的方式,創造出了新出圈思路。那么,“冰紅茶味的牛肉面”背后,有哪些特殊的“密碼”?
雙王牌百億單品“聯姻”,“隊內”聯名造梗不停
品牌聯名,聯的是圈層,聯的是調性,這要求兩者不僅要在“意料之外”,更要在“情理之中”。
康師傅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由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冰紅茶合體而成。這一脈同胞的兩大單品是無可替代的百億銷量擔當。其中,紅燒牛肉面上市以來,是陪伴康師傅發展壯大的第一款產品,更是陪伴無數80后、90后加班、學習、旅途等場景出現頻率極高的速食。30多年的人氣和口碑積累,讓賣得早、賣得好的它擁有無法替代的國民性。2022年,作為核心產品的紅燒牛肉面銷量超百億。
紅燒牛肉面地鐵廣告 圖片來源:康師傅紅燒牛肉面微博
而冰紅茶從1997年上市以來,一直穩坐中國瓶裝茶飲料市場第一單品的寶座。數據顯示,2022年,康師傅茶飲板塊營收190.35億元,冰紅茶以超百億元的終端銷售額占到了茶飲營收的一半還多。2023年上半年,康師傅實現營收409.07億元,同比增長7.04%;股東應占溢利約16.38億元,同比增長30.66%。康師傅在方便面與飲品上均有小幅提升,可見康師傅市場地位穩固,經營韌性較強,銷售表現良好。
康師傅冰紅茶 圖片來源:京東康師傅飲品自營旗艦店
如此“隊內”CP,造就兩大百億單品“聯姻”結晶——康師傅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出道即高光。
此外,發售前,官方帶頭以一句“我想變茶”的網絡語言為其預熱迎新,快速拉近與年輕消費者之間心智距離,刺激其以新品為核心,開心的開“新”。網友不僅玩起了梗,造起了梗,還自發為產品取名“牛茶面”,甚至紛紛喊話康師傅:支持出綠茶味的紅燒牛肉面、下次出紅燒牛肉面味兒的冰紅茶等。一舉打響新品聲量,接住自家的雙百億流量份子。
傳承+創新好味道,賦能流量變“留量”
近年來消費品牌越來越熱衷于跨界聯名“玩IP”,合作品牌涵蓋電影、動畫、游戲、潮玩、奢侈品等多個領域。就連高端白酒品牌茅臺也下場,與瑞幸聯名,用一杯“醬香拿鐵”賺足了眼球,一天售出542萬杯,單日銷量1個億。可以說,跨界聯名已不是新鮮玩法,甚至越來越卷。想要脫穎而出,并非易事。
“而當品牌還在想如何與其他品牌聯名時,成熟的品牌已經學會了自己和自己聯名。”康師傅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的出現,開創了自己和自己聯名的玩法。也佐證了一點:即使聯名已是常規操作,依舊可以玩出花來,把握聯名的流量紅利。那,康師傅如此另辟蹊徑的玩法,腦洞大開的口味組合,還是大家喜歡的“內個味”嗎?確定不是黑暗料理?
康師傅冰紅茶味紅燒牛肉面
帶著好奇,我們也第一時間對“牛茶面”進行了體驗。整體感受:產品特色明顯,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味道融合做得不錯。也有品嘗了新品的消費者將這個味道形容為:“一種完全想象不到,又停不下來的好吃”。
康師傅這款整活的聯名讓不少人自發購買,嘗嘗到底好不好吃:
網友A:口感就像國宴加國窖,入口就發酵。
網友B:說實在的,酸甜口味加上茶香,感興趣的朋友真的推薦可以嘗試一下。
網友C:辣味和甜味稍淡,適合口味輕的人,更多的還是咸香,個人比較喜歡!
……
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
“可見,冰紅茶味的紅燒牛肉面的創新并非表面功夫,而是將康師傅兩大代表作的美味DNA內核進行傳承、融合,實現1+1>2的口碑增色突破。”畢竟,隨著跨界聯名的日益普遍,聯名營銷的邊際效應也會逐漸減弱。康師傅“牛茶面”想要實現持續出圈的聲量,除了出奇制勝產品創意,還需美味且對胃的buff加持,讓流量變“留量”。因為,消費者上一秒可能為情懷和好奇心買單,下一秒也可能會因為好奇心后悔。只有堅持用優質的產品說話,才能更好地跨圈、跨界,給予消費者全新的消費體驗。
品牌敢動、敢創,拉滿“對味”情緒價值
任何商品,都會經歷從供不應求到供求平衡再到供過于求的階段。當到達這一階段后,但凡沒有創新力來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不管有沒有外界入侵,都難以避免在存量市場走向頹勢。尤其對偏傳統的企業來說,無論從產品力、產品營銷還是商業策略等方面,都更需要挖掘新消費群體需求,與時俱進地作出創新。
道理仿佛都懂,但敢不敢創,怎樣創,是擺在品牌面前的第一道普世議題。
以康師傅為例,在品牌成熟到對自己下手聯名前,康師傅已在產品研發上給出了它的應世之道——敢動、敢創、敢“內卷”。
康師傅方便面特色口味 圖片來源:康師傅美食紀公眾號
公開資料顯示,自問世以來,康師傅方便面共推出了近300種口味,并從中華飲食文化中汲取精髓,構建了豐富的地域產品矩陣。比如結合北緯40度新疆陽光番茄的番茄雞蛋牛肉面;迎合年輕人口味手工日曬系列“燃魂拌面”;匯聚了炒、拌、撈、燃等烹飪手法的“干面薈”;以及有真材實料大塊厚切肉的高端面“御品盛宴”系列等。
康師傅陽光番茄牛肉面 圖片來源:康師傅
“康師傅每一款產品的背后,均是敢于為消費者創造出更豐富的消費場景,對味年輕群體需求進行的嘗試和創新。畢竟誰也不知道產品上市后,到底銷量幾何?可康師傅還是選擇了走這條路。這種'敢',好像已經刻在了品牌的骨子里。觀其背后會發現,康師傅在人群洞察上有點東西。它抓住了刻在時代青年的共性精神——敢想敢拼。雙'敢'齊下的對味過程,造就了康師傅以美味陪伴人們成長的時代記憶,刺激消費者在消費場景下拉滿情緒價值。讓無數消費者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想起康師傅陪伴它的微妙時刻,動容感動。”
從好吃到好玩,從滿足常規場景需求到提供新玩法,康師傅在延續陪伴的同時提升了年輕人的消費體驗感,以此持續為品牌增加話題性,增加品牌記憶點,促動品牌完成年輕化革新。
康師傅方便面有多種口味
在瞬息萬變的當下,消費品牌將持續尋找新的賣點吸引消費者。縱觀過去,不少跨界聯名主打了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短期來看,這是不成文的快速吸睛法寶。但長期來看,品牌則需要從原先的“引客來”進化到“留客玩”,讓消費者變成品牌聯名的共創者,通過不斷推出的新品特色口味號準年輕消費者的“脈”,逐步沉淀出品牌資產才是王道。
本次康師傅的跨界聯名,“跨”不是目的,“融”才是關鍵,兩個品牌、產品能成功陪伴年輕人,在精神上融在一起,生活中玩在一起,才是跨界成功、成為每代年輕人都喜歡的品牌關鍵。
面對競爭,品牌和行業都必須越來越不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