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初起,預售制的誕生,很好的解決了市場快速發展階段、房企的融資難題,同時也對居住水平的提升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但如今預售制頻頻引發市場爭論。“無理由退房”橫空出世,或能解決這一購房難題。
天津一家本土地產企業泰達建設20年的實踐或許是解開這一難題的鑰匙——天津泰達建設旗下的住宅品牌“格調”,堅持“無理由退房”目前已經整整20年。
“無理由退房”,指的是在簽訂購房合同的同時,簽定一份《無理由退房協議》,這份協議就意味著客戶購買該房企的任何一套產品,從簽訂購房協議之日起,在一定期限內,都可以無條件退掉已購房產,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真如上所敘述,消費者在購房后還有猶豫的權力,還有持續考察的權力,一旦苗頭不對,立即退房止損。
同時,房企為了讓已經買房的業主能夠沉得住氣等交房,就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全力兌現承諾。同時,預售的形式得以保留,房企資金周轉的生存空間保住了,就業穩住了,經濟社會安定向好了。
筆者得知,“天津泰達建設旗下的住宅品牌格調從2003年開始堅持‘無理由退房’,客戶想退房不問理由、無門檻、開發商還給平貸款”。如果真實如此,真是實現版“禮失而求諸野,智亡而在民間”了。
據房價大數據平臺公布“商品房預售制度到底該不該取消”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在收回的13980份樣本中,有96.8%的人贊同“全面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
“現房銷售不僅能更好地保障購房者的合法權益,也能推動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更大責任。”上海市房地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嚴榮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周世虹認為:“商品房預售和以建筑面積計價銷售的制度有其歷史背景,但不可否認,其總體上違反市場交易規律,對購房人顯失公平。”
贊同取消預售制的觀點認為,第一可以規范開發商,優勝劣汰。商品房預售制度取消,有利于規范商品房銷售市場,會讓開發商更加的注重商品房的質量。第二、購房者拿到主動權,大大降低風險一手交錢一手交房,所見即所得:對比期房,現房的優勢就是妥妥的安全感。第三、降低購房者購房成本、緩解壓力。現房少了建設時的等待期,減少貸款壓力。
但取消預售制度,讓多年習慣了預售制好處的開發商“坐不住”。更有專家學者認為:取消預售制,購房者有極大可能“占不到絲毫便宜”。
北京建筑大學副教授蔡宗瀚認為,取消預售制短期內不可行,但可徐徐圖之。
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趙然律師表示,"預售制是全世界通行并且合理的,如果取消預售制,房企資金壓力更大,房價會進一步上漲,更加不利于購房者。
總結起來,反對觀點認為,第一,取消預售制會推高房價。取消預售制,會提高開發商的自有資金率,尤其是資金墊付環節,開發商增高的經濟成本,市場上的新房供應量減少,會導致房價上漲。第二,“爛尾樓”不減反增加。一旦“預售制度”完全取消,中國房地產無疑將會完全重啟。一大批資金鏈緊張的房企加速破產,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爛尾樓”的產生。第三、影響經濟增長,對上下游產生嚴重的蝴蝶效應。
“無理由退房”這樣一個對于約束地產開發商理所當然的制度,等同于在兼顧預售制度的前提下,給購房者保障。但業內一直鮮有動靜,究其原因:
天津泰達格調一直堅持的“無理由退房”對房企最大的考驗,是開發商背后的資金保障和運營能力,最終的兌現預期。這意味著項目運營稍有不佳,就可能面臨業主大規模退房。
市場降價、附近樓盤降價。
產品不符合預期。
經濟形勢差,客戶支付力下降
購房者家庭出現變故
退房容易產生連鎖反應
“無理由退房”是難而正確的路,甚至很可能是地產轉型的必經之路。
過去的幾年中,行業出現了很多的變化,已經有房企為過去的任性付出代價,但也有房企,因為過去的自律,從而在新的市場環境下脫穎而出。房地產歷史性的迎來向品質和價值回歸的重要拐點。而這對于長期以來堅持工匠精神、聚焦房屋品質的精品戰略中小企業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消費者會隨著消費能力和品味的提升,越來越青睞誠信經營的企業,有安全感的選擇,詩意棲息的居所。天津泰達格調在“無理由退房”的領航燈下,越來越重視誠信和品質的回歸,打造精品住宅,讓無理由退房,成為無退房理由,邁進與消費者雙贏的新紀元,推進行業良性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