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0月19日電(許青青 陳琳 呂美錦)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19日發布的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經濟整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貨物進出口規模總體平穩、效益提升。
大鏟灣海關保障重化工大型特種設備快速通關。海關總署廣東分署 供圖
據該署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6.09萬億元,同比微降0.1%。其中,出口4.04萬億元,增長3.9%;進口2.05萬億元,下降7.2%。主要有以下特點:
前三季度廣東外貿規模穩中有增,其中9月創年內單月新高。從季度看,進出口逐季抬升,一、二、三季度進出口分別為1.82萬億元、2.02萬億元、2.25萬億元;從月度看,9月當月進出口8098.4億元,環比連續4個月增長,規模創年內單月新高。
一般貿易、保稅物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廣東一般貿易、保稅物流進出口分別為3.53萬億元、1.05萬億元,均增長5.9%,較整體快6個百分點,占廣東進出口總值的57.9%和17.2%。加工貿易進出口1.42萬億元,下降9.8%,占23.3%。
黃埔新港海關關員在廣州港集團新港作業區對進口鎳濕法冶煉中間品進行查驗監管。 虞躍 攝
從貿易主體來看,廣東民營企業活力更強。前三季度,廣東民營企業進出口3.69萬億元,增長6.6%,較整體快6.7個百分點,占60.5%,拉動同期廣東整體進出口增長3.8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07萬億元,下降9%,占33.9%;國有企業3347.5億元,下降7.9%,占5.5%。
傳統市場逐步改善,新興市場潛力發揮。前三季度,東盟繼續保持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增長1.8%;美國下降3.4%,但較上半年收窄4.2個百分點;歐盟和中國香港均增長0.2%,扭轉上半年下降的趨勢。此外,對新興市場表現亮眼,增速較傳統貿易伙伴更快。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增長2.8%、拉美增長9.6%、中東增長10.3%、非洲增長12.4%。
出口優勢產品鞏固,新動能發展更快。前三季度,廣東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9%,占廣東外貿出口總值的65.3%,其中,電工器材、家用電器分別增長5.4%和5.8%。此外,“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分別增長4.3倍、20.6%、29.6%;船舶增長47.5%、集成電路增長24.4%。
高欄海關關員對進口鐵礦砂開展查驗。龍柯宇 攝
進口民生品及重要生產原料逆勢增長。前三季度,廣東進口農產品1705.7億元,增長7.9%,其中,肉類增長8%、水產品增長8.5%、糧食增長4%。此外,隨著國內經濟的逐步恢復,對生產原料需求增加,鐵礦砂及其精礦、煤炭、原油進口量分別增加18.3%、53.7%、23.3%。
該署表示,綜合來看,在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不穩的大環境下,廣東外貿頂住了壓力,穩規模、優結構持續推進,積極因素不斷積累。隨著國內經濟運行好轉,廣東省重大項目不斷落地,廣東外貿進出口運行態勢將更加穩健、質量效益將進一步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