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12日,華廈眼科醫院集團攜手中國僑聯基層建設部、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走進河北省張家口市,先后在張家口市懷安縣和張北縣啟動“僑愛心·鄉村學生眼視光工程”專項公益活動。
中國僑聯基層建設部副部長劉景春,河北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任卓平,華廈眼科醫院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李曉峰,張家口市僑聯黨組書記楊峰,以及國家、省、市僑聯,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懷安縣和張北縣等有關部門領導出席項目啟動儀式。
集結華廈精干醫療隊伍
為偏遠鄉村眼健康事業盡綿薄之力
“僑愛心·鄉村學生眼視光工程”專項公益活動通過組織專業醫療力量,為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偏遠山區的鄉村中小學生進行視力篩查,為近視學生免費配鏡,舉辦健康用眼科普宣傳等,將國家對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關愛落到實處,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三年來,項目足跡遍布全國20多個省(區),為8萬多名鄉村中小學生進行了視力篩查,向近3萬名鄉村學生免費配送愛心眼鏡。
啟動儀式上,中國僑聯基層建設部副部長劉景春表示:此次公益活動,是僑聯組織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助力鄉村振興的務實舉措,是以實際行動踐行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以僑界公益慈善力量回饋革命老區人民的具體行動,也是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的一次具體實踐。此次活動將點滴奉獻匯聚成磅礴的人間大愛,共同守護好鄉村中小學生的眼視力健康,為孩子們開創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華廈眼科醫院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李曉峰表示,對于人民群眾的眼健康服務,華廈眼科致力于做到“定位精準、篩查精準、服務精準、診療精準”。在這一指導精神的引領下,華廈眼科集結集團、廈門眼科中心、北京華廈民眾眼科醫院、衡水華廈眼科醫院4支精干醫療團隊來到張家口,希望為懷安縣及張北縣的眼健康事業盡綿薄之力。
“勇擔社會責任、堅持向上向善,這一理念深深根植于華廈眼科的文化血脈之中。華廈眼科的全體醫護人員將牢記光明使命,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用仁心仁術書寫播撒光明的動人故事,譜寫公益事業新篇章,助力開創‘僑愛心·鄉村學生眼視光工程’工作新局面。”李曉峰書記說。
在兩場項目啟動儀式上,懷安縣委縣政府、張北縣委縣政府分別向華廈眼科醫院集團贈予“關愛學生健康 呵護光明未來”和“心連心與愛同行 手牽手情系未來”的錦旗,致謝華廈眼科醫療團隊的愛心善舉。
活動期間,華廈醫護團隊深入柴溝堡第二中學、世恩中學、張北二中、張北三中、張北四中為學生們開展視力篩查,進行眼科科普宣教,受到師生們的熱烈歡迎和一致贊譽。
讓“小而美”的公益項目
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兒童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然而當下他們依然面臨著近視率居高不下、低齡化重度化的嚴峻形勢。
今年華廈眼科發布的《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白皮書》顯示,我國中小學人群整體篩查性近視患病率高達64.85%。其中,以區域進行的分類研究中,發現篩查性近視發病率存在“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及顯著的城鄉差異。
偏遠鄉村留守兒童多,孩子用眼習慣不佳,即使患上近視,也不佩戴眼鏡,加之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學生家庭經濟困難、眼健康教育缺失,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問題更加突出,亟待改善。綜合調查結論來看,由于存在地區差異,青少年近視科學防控必須兼顧區域因素影響,通過優質眼科醫療資源有效下沉、深化開展公益慈善活動、創新信息化技術等有力舉措,加強落實并持續改善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可負擔性,將醫療服務投向社會急需人群,尤其是偏遠鄉村的中小學生人群當中。
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方面,華廈眼科積極探索建立科學、全面、融合、可持續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體系,致力于打造近視防控生態圈,為近視防控輸出“華廈模式”。先后攜手政府有關部門、機構組織、新聞媒體等開展“近視防控 百校巡講”、“校園視力安全官”、“為鄉村點睛”、“天使明眸”計劃、“天使明眸 校園點睛工程”等近視防控公益項目,形成了針對城市和鄉村學生的近視防控模式。其中,由華廈眼科自主研發的“視力快篩信息化系統”成功入選國家衛生健康技術重點推廣項目。
李曉峰書記表示,今后,華廈眼科將繼續加大對“僑愛心·鄉村學生眼視光工程”項目的支持力度,積極組織更多華廈眼科旗下醫院參與進來,調動更精干醫療隊伍,走進更多偏遠鄉村,覆蓋更廣泛區域人群,與各級僑聯組織形成合力,讓“小而美”的公益項目在鄉村振興中、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更多民眾、更多中小學生享有公平可及、優質普惠的眼健康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