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0月12日訊(記者 燕山 鹿凱)日前,華龍期貨深圳分公司因未對直播全程合規監測等違規,被深圳證監局警示。針對上述違規情況,記者采訪到華龍期貨,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對方回復。
深圳證監局指出,經查,華龍期貨深圳分公司客戶外部接入的信息系統缺少測試報告且相關審核流程不完善;未對互聯網直播進行全程合規監測,存在外聘講師直播中給出交易指示性意見行為。
其同時表示,上述問題反映出華龍期貨深圳分公司在外部接入信息系統管理等內部控制方面有待完善,違反了《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155號)第五十六條和第九十七條的規定。根據《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深圳證監局決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深圳證監局要求,華龍期貨深圳分公司應加強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高度重視互聯網合作過程中的合規風險,強化外部信息系統接入的流程控制與監測,并于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營銷很難把握好分寸,內容太過可能造成違規,過于保守又無人問津,在不違反規定的情況下如何利用好互聯網營銷一直是個難題。目前來看,僅期貨公司內部培養直播人才仍較困難,還需從外部引入專業團隊。
深圳證監局要求轄區各期貨經營機構開展互聯網營銷,要牢守底線,堅持合規經營,一是統一管理,健全內控機制。指定業務牽頭管理部門,制定互聯網營銷服務制度,建立事前審核、事中監測、事后存檔抽查的閉環管理機制。二是規范執業,加強人員管理。從業人員要嚴格遵守執業行為準則,堅守專業形象,自覺維護市場秩序,引導參與者合理利用期貨工具。三是注重投教,維護客戶權益。加強開戶審核,做好互聯網客戶投教服務、風險揭示、規則講解等工作,切實保護好參與者權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對期貨公司監管力度,并以期貨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為基礎,結合公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市場競爭力、持續合規狀況,對期貨公司進行的綜合評價。
在不久前證監會公布的2023年期貨公司分類結果(以下簡稱“分類結果”)中,全行業150家期貨公司中,有55家獲得A類評級,較上一年度有所增長,占比近四成;同時,有84家獲得B類評級,占比逾五成。
記者了解,分類級別是以期貨公司風險管理能力為基礎,結合公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市場競爭力、持續合規狀況,對期貨公司進行的綜合評價。通過上述分類結果,盡管B類公司占比最高,但此類評級中多為“BBB、BB”評級,僅有包括華龍期貨在內42家評級為BBB,排在所有期貨公司中游。
公開資料顯示,華龍期貨成立于1992年11月,是中國首批成立的期貨公司之一。總部設在蘭州,并在深圳、上海、銀川、酒泉設有分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