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李宏 張國圣
滑翔傘、品茶香、吃鮮筍、湖畔鄉村“音樂會”……今年夏天,重慶市南川區不少鄉鎮的居民發現,自己所在家鄉多了不少新鮮事,往來的游客也有了不少新體驗。一個個昔日“無人問津”的小山溝,如今變成了“炙手可熱”的旅游度假地。
南川區在保持東街原有空間肌理的基礎上,打造以青年記憶小鎮為主調的文旅綜合體驗項目,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光明日報記者閆匯芳攝
小鎮蝶變環游驛站
金佛山是世界自然遺產,金山湖橫臥在金佛山群峰之中,青山似錦、碧水如帶。
因金山湖水庫的蓄水,一個全新的水庫移民小鎮建成,“山高路又遠”“窮得叮當響”等老一輩的記憶也翻了篇。
傍晚時分,行走在瀝青環湖路上的集鎮居民,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
重慶市南川區頭渡鎮方竹村村民周繼書在景色秀麗的金佛山下收割黃豆。光明日報記者畢玉才攝
“清晨醒來,在陶坪露營基地可以領略壯觀唯美的日出云海,真的非常治愈!”在陶坪怡景高山露營基地的游客說。
南川區德隆鎮陶坪村精雕細琢,提檔升級古銀杏景區、茶樹鼻祖景點,推出秘境陶坪鄉村旅游景區,既保留了綠色家底的原汁原味,也將現有生態資源有效利用,實現“窮山區”到“美景區”的蝶變。
一個個干凈美麗的集鎮,共同打造“金佛山178環山趣駕”品牌,引領山鄉巨變。
游客在山王坪喀斯特國家生態公園游玩。光明日報記者閆匯芳攝
土貨帶來豐收喜悅
“方竹筍飄香在金佛山上,嘿啰哩~”進入秋季,金佛山深處的竹林里,響起了悅耳的采筍歌。涼風習習的竹林間,滿是筍農忙碌的身影,陽光下,眾人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背靠方竹筍資源豐富的金佛山,金山、德隆、合溪等鄉鎮的筍農有了靠山吃山底氣。如何做好“土特產大文章”?南川區委區政府大力扶持方竹筍產業,通過改造低效林,創新種植加工技術,實現了方竹筍產業規模化、基地化和市場化發展。同時還推出“竹筍貸”解決竹筍行業融資難題,鼓勵區內企業創新采用液氮保鮮技術,實現一年中,天天都能吃到鮮筍。如今筍農背下山來的方竹筍,經過生產車間,早已“飛”向了海內外,可謂“一筍吃遍天下鮮”。
重慶市南川區頭渡鎮的村BA賽場內,籃球運動員們積極拼搶。光明日報記者劉宇航攝
山地成為游客樂園
這個夏季,“特種兵”式旅游“狂飆”計劃讓大金佛山178環山趣駕火爆“出圈”。“上午在金山鎮吃了小河米粉,中午在頭渡鎮游玩金山湖,下午在德隆鎮游萬畝茶海、品千年古樹茶、感受深厚茶文化、探秘秘境陶坪,晚上到大有鎮轎子山露營聽清風鳥鳴,是非常奇妙的體驗……”不少游客照著這篇攻略,都來體驗了一把“山溝游”。
天邊的彩霞,遠處的山巒,青青的草地,綠色的能源,構成南川區一幅優美的生態畫卷。光明日報記者畢玉才攝
“我們已建成攀巖、滑翔傘、滑雪場、漂流等運動項目,正在籌備溪降、熱氣球、水上運動等體驗項目。”重慶奧悅公司體育總經理周明君說,以頭渡鎮為例,游客可以通過“水陸空”體驗小鎮,從集鎮背后的山坡乘坐滑翔傘“起飛”,可到集鎮正前方的露營基地草坪降落,在湖對岸,體驗飛拉達的“勇士們”在懸崖陡壁間攀緣,縱情感受山水的樂趣。
如今,在“金佛山半程馬拉松”“國際繩索救援賽”“成渝雙城經濟圈新能源汽車環金佛山178定向賽”等賽事的吸引下,越來越多的游客流連忘返在南川這片山水之間。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27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