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創成會創始人趙志強淺談:“碳中和”到底意味著什么
來源:中國焦點日報網 發布時間:2023-08-18 12:17:40

當我們在說“碳中和”的時候,表面上是在談環保,實際上它是個經濟概念。

2030“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個承諾將在未來40年里重塑中國經濟,使經濟運轉方式發生劇烈的變革,它涉及各行各業,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所有的變革中,都蘊藏著回報豐厚的投資機會。

接下來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碳中和”里有哪些賺錢機會?達成碳中和的主要是兩個思路,一個是減少排放,一個是把排放出來的碳吸收回去。

從減少排放這個思路來看,最大的機會一定藏在排碳最多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將迎來最劇烈的變化。來看看這張圖,我國碳排放集中在發電與供熱部門,占比達到51%;其次是制造與建筑業,占比28%,然后才是交通運輸,占比10%。

發電與供熱環節排碳量之所以這么高,是因為目前我國發電供熱還是以火電為主,也就是靠燒煤、天然氣或石油等化石燃料來產生電能。

在“碳中和”大勢之下,未來向新能源切換的步伐勢必要加快,那么光伏、風電、水電、核電等綠色能源相關企業就會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

尤其是光伏和風電,過去幾年成本大幅下降,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90%以上,風電成本下降近70%,逐漸進入平價時代,業內預計,2050年后,我國70%的電力將來自風光發電,成為碳中和的主力軍。

但利用綠色能源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穩定。大家可還記得去年冬天那場“電荒”,多地開啟拉閘限電,關路燈、停電梯,這背后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新能源發電“靠天吃飯”,光和風這些自然資源分布不均,且不是人能控制的,無法靈活調節產能來應對突然激增的需求。

要實現“碳中和”,這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痛點。在新能源這塊,我們國家存在資源錯配,在西北地區有豐富的風力資源,西部地區有充足的光照和水資源,但我們的用電負荷中心集中在東部,所以就需要發展特高壓電網來實現“西電東輸”。

如果采用普通的高壓輸電線,長途運輸過程中要損失大量電力,而特高壓線路的好處是可以大幅降低這種損失,從這個領域來掘金的話,大家可以關注電網建設重點環節的核心企業。

使用新能源還要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儲能。舉個例子,風力發電的高峰在凌晨前后,但這時候大家都睡覺了,是用電低峰,發了很多電卻用不完,等到了早上用電高峰期,風卻停了,所以終極方案就是儲能,在光伏和風能充足時將電能儲存起來,在需要時釋放儲能的電力。

除了在發熱和供電這樣的“碳源頭”推動低碳,制造業、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這些“碳應用”環節也大有文章可做,它們的碳排放合計占比達到38%。

這些領域有許多細分的題材可以關注,比如制造業可以關注清潔能源材料、低碳技術,建筑業關注綠色建材、節能系統等等,交通領域里新能源車早已經炒上了天,以及相應的新能源電池及配套充電樁。

這里或許會有人困惑,最近股市上為什么鋼鐵、煤炭、水泥這些板塊漲得那么好?這些不就是造成碳污染的“罪魁禍首”嗎?以鋼鐵為例,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15%。未來都新能源發電了,煤炭這樣的高污染能源不是應該被淘汰嗎?

但市場的邏輯不是這么直接的,碳中和畢竟是一個過程,我們的經濟發展一下子也離不開這些原材料,但在碳中和的目標面前,這些行業又必然要迎來大刀闊斧的整改。

于是那些污染大的落后產能就先被淘汰掉了,比如工信部就發話了,要堅決壓縮粗鋼產量,隨著產量下降,鋼鐵價格會上漲,優勝劣汰之后,行業集中度也會提高,那么那些環保水平高的龍頭公司自然就受益了,所以這也是一個掘金的方向。

以上主要是從減排的角度,下面我們從增加碳吸收的角度,來聊聊碳中和里的投資機會。增加碳吸收,除了植樹造林,不得不提的黑科技就是CCUS——碳捕集、封存和利用。

簡單來說,就是把工業生產過程中跑到空氣里的二氧化碳逮回來,主要是通過化學反應的手段,捉回來后可以再利用,也可以壓縮以后埋到地底下,一般是枯竭的油田、海底等安全場所。

目前我國在CCUS技術領域在相對落后,去年全球將投入運營的21個大型商業CCUS項目中,僅有1個來自于中國,不過在碳中和目標的帶動下,未來CCUS技術的發展及產業化進程一定會加快,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這都會是一片藍海。

為了監督企業實現碳減排,還需要一些配套的設施,比如碳交易。國家每年會給企業發放碳排放配額,排放量少于配額的企業就可以把多余的配額拿到碳交易所出售,而超過排放超過配額的的企業,就需要到市場上去買排放權,這么做好處是可以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來推動企業節約碳排放。

在這個機制下,高耗能的能源企業排碳成本就高,而園林綠化、新能源這些企業就能化身“賣碳翁”,用省下來的碳配額來增加盈利。比如特斯拉,去年終于首次實現了全年盈利,但這個成績不是靠賣車,而是靠賣碳來的,特斯拉2020全年碳積分收入達15.8億美元。

最后我們用一張表格來總結一下“碳中和”主題的投資機會。從減排角度,大家可以關注光風水核等新能源、配套的特高壓電網和儲能等,以及制造業領域的綠色材料和低碳技術,另外大家也可以關注“高碳排”領域的龍頭。從吸收角度,碳捕捉技術未來是一片大藍海,而在碳交易機制下,那些有潛力的“賣碳翁”也值得關注。

當下,“碳中和”風口正盛,一方面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國家大戰略,但另一方面也和當下市場環境有關系。茅臺這些高估值的抱團股不行了,“碳中和“主題又恰好和低估值的順周期行業互有重疊,尋找地位避風港的資金于是開始爆炒“碳中和”。任何行業和公司,一沾上這個概念,就一通大漲,但大家還是要注意風險,這其中有真正的受益龍頭,但也不乏跟風炒作的“垃圾”,就算是龍頭里也有不少估值已經被炒上天的公司。

這畢竟是一個貫穿幾十年的長期主題,對于真正的長期投資者來說,不妨等雞犬升天的行情冷靜下來,撥開云霧去發現真正的金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