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上,“成長”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相關資料圖)
7月26日登陸資本市場的君逸數碼(301172),以二十年磨一劍的工匠精神,在智慧城市細分賽道上探索出一條穩健發展的道路。數據顯示,公司從2014年開始業績實現九連增,今年上半年業績也有望實現增長,加上目前在手訂單達到7.93億元,為“十連增”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智慧城市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市場規模在短短3年內翻了一翻多,從2019年10.5萬億增至去年25萬億。與此同時,隨著國內“新基建”全面鋪開,智慧城市作為“新基建”的抓手以及AI、5G技術在智慧城市中廣泛使用,公司成長天花板被徹底打開。
業績實現九連增:今年在手訂單7.9億元
君逸數碼是一家專業的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板塊包括智慧市政、智慧管廊、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樓宇、智慧場館、智慧金融安防及智慧校園等。
經過20年深耕,君逸數碼經營上實現穩健發展,業績實現九連增。2014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4943萬元和641萬元,去年分別達到4.1億元和7225.29萬元,復合增速分別超過26%和30%。
特別是2017年以后,君逸數碼進入精細化發展階段,通過不斷創新,發展質量更高。
一方面是技術方面得到很大提升。君逸數碼近年來逐步掌握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等六大核心技術。2019年公司獲得CMMI5級(最高級,即持續優化級)軟件能力成熟度認證。
另一方面是客戶質量提高了。在智慧管廊、智慧場館等新興應用領域實施多項標桿性項目,如公司實施的西部博覽城(一期)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成都市地下綜合管廊市級總監控中心項目入選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項目”。數據顯示,自2016年初至2023年4月末,君逸數碼取得的合同金額超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累計24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大型項目13個,合同金額超過1億元的超大項目數量為4個。以2022年為例,1000 萬元以上的項目金額占總營收的比例達到69.77%,3000萬元以上項目金額占比達到39.60%,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
今年上半年,君逸數碼延續穩健發展態勢,預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3%至28.6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14%至21.18%。在手訂單更是高達7.93億元,為今年業績十連增、甚至未來2-3年業績打下堅實基礎。
“新基建+AI”賦能:打破智慧城市行業成長天花板
雖然業績“十連增”在即,但從智慧城市行業發展空間、以及“新基建+AI”的賦能,君逸數碼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智慧城市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行業增速較高。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過去4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呈現高速增長,2019年僅為10.5萬億,到去年達到25萬億。
根據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顯示,未來十年我國將大力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樓宇、公共空間、地下管網等“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空間潛力巨大。
僅以智慧管廊細分領域為例,根據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直轄市的關于城市管廊規劃的專項文件顯示,到2040年,我國規劃的城市綜合管廊建設長度為13,848.42公里,總投資有望達到1.8萬億元。
另外,隨著“新基建”全面鋪開,以及AI、5G、物聯網等技術不斷發展,給智慧城市帶來新機遇。
數字中國的戰略規劃也與公司的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戰略高度契合。數字中國有二個基礎,一個基礎是數字新基建:除了超算中心、云計算等新一代基礎設施建設外,還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正好契合了公司提前布局的管廊、市政、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方向;另一基礎是數據要素:需盤活數據資源,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正好契合了公司提前布局的縣域級的城市數字大腦方向,推動城鄉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為了緊跟智慧城市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君逸數碼正在不斷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GIS、SAAS等前沿技術,為客戶提供集“應用軟件定制開發”和“智能化、信息化系統集成服務”為一體的智慧城市行業綜合解決方案。人才方面,君逸數碼更是引進高層次技術研發人員,對基礎核心技術包括視頻AI分析技術、語音AI分析、UWB定位技術、CIM(城市信息模型)、區塊鏈應用等關鍵技術進行研發應用,升級公司基礎大數據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