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國10月財新制造業PMI 48.3,預期47.6,前值47.2。
點評:
1)核心觀點:10月財新PMI明顯回升,超出市場預期,顯示微刺激見效,四季度經濟有望暫穩,昨天公布的中采PMI與上月持平,內需訂單連續兩個月回升以及建筑業訂單回升,也顯示了這一點。原材料和產出價格指數繼續下滑,疊加豬價下跌影響,通縮加重,預計10月CPI為1.4%,貨幣仍需寬松,但留意節奏變化。近期微刺激發力,8-9月信貸社融數據放量,財政支出高達26.9%,房地產新開工投資降幅收窄,刺激房市車市新政有望4季度見效,維持經濟短期有望暫穩,中期L型判斷,但長期下行壓力仍大,有賴改革放活。
2)財新PMI明顯回升,超出市場預期。中國10月財新制造業PMI 48.3,預期47.6,比9月高1.1個百分點。顯示微刺激見效,四季度經濟有望暫穩,昨天公布的中采PMI持平,內需訂單連續兩個月回升以及建筑業訂單回升,也顯示了這一點。
3)新訂單、生產、就業等分項普遍回升,新出口訂單大幅回升。其中生產分項48.1,比9月上升2.3個百分點,新訂單分項48.0,比9月上升1.6個百分點,就業分項47.2,比9月上升0.7個百分點,供貨商配送時間分項49.7,比9月上升0.5個百分點,采購庫存48.6,與9月持平。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10月50.7,比9月上升6.1個百分點,出現大幅回升,與中采PMI新出口訂單表現出現背離。
4)企業去庫。10月財新制造業原材料庫存48.6,與9月持平,不過仍處于收縮狀態,此前公布的中采PMI制造業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2,比9月下滑0.3個百分點,處于2013年以來的最低位置附近,二者均顯示企業仍在去庫存。
5)原材料價格指數仍處于低位,通縮壓力不容忽視。10月財新原材料價格指數44.9,比9月上升0.4個百分點,產出價格45.0,比9月上升0.3個百分點,不過絕對值仍低。昨天公布的10月中采PMI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44.4,比9月下滑1.4個百分點,二者都顯示價格持續偏低,通縮壓力依然較大,疊加豬價回落影響,預計10月CPI降至1.4%。
事件:10月中采制造業PMI49.8,與9月持平。10月中采非制造業PMI53.1,低于9月的53.4。
點評:
1)核心觀點:受國內新訂單回升推動,10月中采制造業PMI與上月持平。內需訂單連續兩個月回升,以及建筑業訂單回升,表明主要是微刺激見效。購進價格指數下滑,疊加豬價下跌影響,通縮加重,預計10月CPI為1.4%,貨幣仍需寬松,但留意節奏變化。近期微刺激發力,8-9月信貸社融數據放量,財政支出高達26.9%,房地產新開工投資降幅收窄,刺激房市車市新政有望4季度見效,維持經濟短期有望暫穩,中期L型判斷,但長期下行壓力仍大,有賴改革放活。
2)內需推動制造業需求連續兩個月回升。10月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0.3,高于9月的50.2,和8月的49.7,連續兩個月回升;制造業需求回升主要由內需貢獻,出口訂單仍在下滑。10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7.4,比9月下降0.5個百分點,也低于8月的47.7。內需回升與微刺激有關,8-9月信貸社融數據放量,財政支出高達26.9%。
3)企業生產平穩,就業壓力有所顯現。10月制造業生產指數為52.2,比9月下滑0.1個百分點,但今年以來一直在52附近徘徊,總體平穩。從業人員指數47.8,比9月下滑0.1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下滑,顯示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向就業傳導。
4)企業去庫。10月制造業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2,比9月下滑0.3個百分點,處于2013年以來的最低位置附近,和價格指數持續下滑有關,9月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44.4,處于歷史較低位置。
5)購進價格指數回落,通縮壓力加大。10月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44.4,比9月回落1.4個百分點,疊加豬價回落影響,預計10月CPI降至1.4%。
6)行業分化較大,高技術、消費品等制造業延續擴張態勢,而高耗能產業持續偏弱。高技術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PMI分別為54.6%和52.2%,均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通信電子制造業、食品及酒飲料制造業等行業連續處于擴張區間。高耗能行業PMI為47.8%,持續低于臨界點。其中,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行業PMI持續低于臨界點,且均有所回落。
7)非制造業PMI有所回落,但新訂單和建筑業商務活動回升。10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1,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分行業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主要受資本市場服務業、批發業、物流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下滑。新訂單指數為51.2,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表明非制造業需求有所增加。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7.1,比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表明微刺激逐步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