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官員與科技巨頭$英偉達(NVDA.US)$、$美國超微公司(AMD.US)$和$英特爾(INTC.US)$就采購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設備進行了討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英國加快AI投資
英國首相蘇納克此前誓言要在2030年前使英國成為全球科技“超級大國”。其目標是在今年晚些時候舉行一次峰會,旨在將世界各國領導人和頂級人工智能高管聚集在一起。
英國政府已撥款1億英鎊(約合1.27億美元)用于研發人工智能芯片,從英偉達訂購多達5000個圖形處理器的工作可能處于“后期階段”。
今年發布的一份政府評估報告批評稱,英國缺乏“專用的人工智能計算資源”,研究人員可以使用的高端英偉達芯片不到1000個。報告中建議至少要盡快提供3000個“頂級規格”的GPU。
近段時間,英國政府在人工智能領域動作頻頻:
3月,英國發表人工智能白皮書,加大包括1億英鎊預算在內的人工智能投資;
5月底,蘇納克會晤DeepMind、OpenAI等人工智能企業負責人,商討人工智能監管框架,還自夸稱只有歐盟和英國舉行過此類會談;
6月6日,在由英國政府資助的經合組織(OECD)科技論壇上,英國與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色列等國高官就人工智能議題舉行會談,謀求建立“統一戰線”;
6月7日,蘇納克宣布于今年晚些時候舉辦世界首屆人工智能峰會,商討減少該技術潛在的風險;
6月8日,蘇納克在訪美期間和拜登宣布一項新型經濟伙伴關系——“大西洋宣言”,同意在人工智能等領域加強合作;
有評論說,英國政府此番精心布局,其核心目的,便是仿照位于維也納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倫敦設立一個人工智能監管方面的國際機構,借此將英國打造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在制定規則方面搶占話語權,發揮“領導作用”。
不止于企業層面的競爭?
無論是幾年前打敗知名棋手的AlphaGo還是今年初爆火的ChatGPT,其參與主體一般是財大氣粗的企業。現在英國高調加快AI方面的投資,表明該領域的重要性,已經不是單獨的企業行為能夠掌控。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沙特阿拉伯也購買了3000多顆英偉達H100處理器,該處理器是該公司用于訓練人工智能的高端組件。
政府層面參與AI可能剛剛開始,不管是從監管層面,還是出于建設本國人工智能能力。
6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名為《人工智能法案》(AI Act)的法律草案。歐盟禁令意味著不能在公共場合實時掃描人臉;同時要求OpenAI和谷歌等公司必須進行風險評估,并披露更多用于創建程序的數據。
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此前發布了面向公眾的問卷調查,為正在制定中的綜合性國家監管戰略提供依據和參考。
今年4月,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探索從明確條件要求、劃定責任主體、形成問題處理機制、清晰法律責任幾個方面為行業劃定底線。
編輯/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