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在短短幾年時間里,Shein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快時尚巨頭。現在,它正在拓展業務,與電子商務領域的一些知名企業展開競爭。
(資料圖片)
目前,時尚電商Shein正從只銷售自有品牌服裝轉向成為一個跨類別平臺,其他商家可以直接向消費者出售各種商品。這家時尚巨頭正在尋求新的增長機會,并將與$亞馬遜(AMZN.US)$等電商巨頭展開更直接的競爭。
Shein最近在墨西哥、巴西和美國推出了自己的市場,并計劃稍后在歐洲推出。Shein還宣布將業務擴展到時尚、美容和生活方式等基本類別之外。Shein的戰略主管彼得·珀諾-戴(Peter Pernot-Day)表示,該公司正在尋找“能夠補充我們產品的第三方賣家,這些賣家的產品將與我們的客戶群產生共鳴。”
Shein表示,其目標是向10萬名年銷售額達到10萬美元的賣家提供獎勵,其中1萬名賣家在三年內達到年銷售額100萬美元。大多數第三方銷售的產品都是低價的,但該公司的美國平臺現在也列出了高端品牌的商品。
為了招募第三方賣家,該公司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發放了一些激勵措施,包括前三個月的零傭金和零廣告費。根據招聘廣告,要加入Shein的平臺,賣家必須在亞馬遜實現200萬美元的年銷售額。
Shein以其5美元的時髦裙子和9美元的牛仔褲吸引了數百萬美國青少年。總部位于紐約的Earnest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這家成立11年的公司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快時尚零售商,擁有40%的市場份額。
美國是Shein最大的市場之一,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計,去年Shein在美國的銷售額達到80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市場約占該公司總商品價值(即銷售產品總價值)的四分之一。
但最近它在美國失去了一些動力,根據Earnest Analytics的數據,2023年前五個月,美國的銷量同比增長放緩至13%。相比之下,2022年和2021年同期的增幅分別為59%和223%。今年5月,在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后,Shein將其估值從一年前的1,000億美元降至660億美元。
GlobalData的零售業分析師尼爾·桑德斯(Neil Saunders)說,向日用百貨進軍是有道理的,因為它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前景”。
咨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負責消費者業務的合伙人布萊恩·埃里格(Brian Ehrig)說:“如果他們能在年輕人群中站穩腳跟,并與他們保持多年的聯系,就可能真正成為亞馬遜的有力競爭對手。”
但Shein的爆炸性成功植根于一種與亞馬遜截然不同的模式。該公司利用算法根據顧客的瀏覽活動來預測他們的需求和偏好。該公司表示,它與數千家小工廠分包合同,下小批量訂單以測試市場需求,并根據需要補充訂單,這有助于將庫存浪費降至低個位數,遠低于30%的行業平均水平。
彼得·珀諾-戴表示,Shein將繼續生產服裝、化妝品和生活用品,第三方賣家將可以使用Shein的需求測量和供應商管理能力,幫助他們減少未售出的商品。
分析人士說,通過向第三方賣家和普通商品開放,Shein正在給其現有的供應鏈帶來復雜性。它需要紀律來管理其他商家,并確保充足的物流。另外一個挑戰是,要讓大量賣家加入進來,還要推出數以萬計的新產品。
Shein還進入了由亞馬遜主導的電子商務領域,亞馬遜花了幾十年時間建立物流系統。新的模式也讓Shein與Temu展開了正面競爭,Temu從一開始就使用第三方賣家向世界各地的購物者運送極低價格的商品。
去年9月,$拼多多(PDD.US)$在美國推出了Temu。此后,它已擴展到其他20多個國家。研究公司Tech Buzz China的創始人馬銳說,除了時尚據點,Shein還開始銷售Temu專注的小眾產品,比如迷你洗衣機等。
盡管Temu的用戶比Shein少,但它在推動用戶粘性方面取得了成功。追蹤互聯網使用情況的Sensor Tower顯示,今年6月,Temu用戶平均每天在其應用上花費13分鐘,略長于Shein用戶的11分鐘,是亞馬遜用戶(6分鐘)的兩倍多。
市場轉型是Shein本土化戰略的一部分。Shein一直在全球范圍內大舉招聘,并在其他國家以外建設供應鏈基礎設施。在美國,該公司已經開設了兩個大型配送中心,第三個中心仍在建設中。Shein的許多市場產品現在可以在4-7個工作日內送達。據該公司的美國網站顯示,目前,Shein的客戶需要等待長達14天才能收到常規訂單。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