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6月30日),$蘋果(AAPL.US)$收漲2.3%,股價報193.97美元創下新高,首次收盤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也是世界上首家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截至周五美股收盤,美股市值超萬億美元的公司也僅有六個。僅次于蘋果的是微軟,市值達到2.53萬億美元,谷歌和亞馬遜分別為1.54萬億和1.34萬億,英偉達則是首個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芯片公司。
3萬億美元的市值不僅是里程碑式的意義,更是驚人的規模——據媒體測算,這一市值超過了 AT&T、波音、可口可樂、康卡斯特、迪士尼、埃克森美孚、福特、高盛、IBM、麥當勞、摩根士丹利、Netflix、耐克和沃爾瑪等多家美國巨頭公司的市值總和。
(資料圖)
此前,蘋果曾在2022年1月的盤中交易中觸及3萬億美元市值,但收盤未能保持,隨后股價呈現震蕩下跌的趨勢。這一次,這家當之無愧的科技巨頭能站穩3萬億?新高后的蘋果股票是繼續追捧還是靜待回調呢?
看空派——銷量疲軟將導致業績不佳
盡管多頭熱情不減,仍有許多投資者對股價過熱也保持謹慎態度。seekingalpha網站顯示,蘋果目前的預期市盈率(市值和預期盈利的比率)為32.51倍,比過去5年平均市盈率水平(24.14倍)高出約34.69%。而在更早之前,該公司的市盈率通常在15倍左右。
彭博社追蹤的金融機構中,只有68%的公司建議買入蘋果股票,這一比例在“萬億美元俱樂部”里是最低的——建議買入微軟、谷歌和亞馬遜公司的機構比例至少為 85%。
此外,蘋果的共識評級——代表其買入、持有比例的指標和賣出評級——接近2020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而據Tipranks統計顯示,過去三個月中31位分析師為蘋果給出目標價位的平均值為192.93美元(未來12個月目標價),蘋果的最新收盤價也已超過了這個數值。
其中,不乏大行分析師指出了潛在風險,包括銷量疲軟帶來的業績不佳。華爾街預計蘋果在本財年的收入將下降2.5%,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年度下降。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蘋果整體銷量連續兩個季度下滑。
還有許多分析師認為,Vision Pro不會對蘋果明年的銷售做出實質性貢獻。首先,蘋果的VR和AR設備甚至要到明年年初才會上市;其次,3499美元的價格不符合大眾市場的標準。另外,新的頭顯設備與當前市場對生成式AI的炒作也沒有明顯聯系。
看多派——華爾街低估了iPhone的“銷量潛力”
在蘋果股價登上高位之際,不乏多頭嚴守“股價高地”,看好該股的原因主要圍繞利潤率的增長、回購及股息的擴大以及龐大的客戶基數。
專注科技股的Wedbush分析師Daniel Ives月內兩度覆蓋蘋果,并將目標價由205美元上調至220美元。Ives表示,雖然蘋果估值處于歷史高位,但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有理由相信蘋果未來的增長可能會加速。
不同于大多數分析師的看法,Ives對iPhone銷量信心滿滿,稱華爾街低估了該產品的“銷量潛力”。他說,未來12至18個月,蘋果將迎來大規模的增長復蘇,大約25%的蘋果黃金客戶群在4年多的時間里沒有升級他們的iPhone。
花旗集團周四開始對蘋果進行覆蓋,并給予“買入”評級,該行認為其持續擴大利潤率的能力被低估。花旗給出的目標價為240美元——這個價位將使蘋果達到接近4萬億美元的估值。
還有機構認為,蘋果對于消費者的服務是不可忽視的利潤源泉,“很多用戶每天要花4個小時在蘋果設備上”。且隨著每年支付的股息、回購規模擴大,都是推動股價走高的因素。
更有甚者表示“無腦看多”。金融機構Synovus Trust的分析師表示,由于蘋果“龐大的現金流和龐大的客戶群”,該公司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投資者的避風港。他補充說:“即使經濟表現不佳,投資者也會買入這家公司。”
3萬億市值之際,多方消息頻出
而在蘋果斬獲三萬億美元市值之際,多個消息也將其推向風口浪尖。
首先,有傳言蘋果已被迫大幅下調了明年Vision Pro的產量預測。據多名直接了解該設備制造過程的人士透露,頭顯設備設計的復雜性和生產的困難,是蘋果無奈縮減產量目標的原因,而推出更廉價版本的計劃也將不得不推遲。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與蘋果和中國代工商立訊精密關系密切的兩名人士表示,蘋果僅準備在2024年生產不到40萬臺Vision Pro。另外兩家為Vision Pro提供某些零部件的中國獨家供應商表示,蘋果只要求他們在第一年供應13萬-15萬臺的配件量。
這兩項預期都意味著,Vision Pro上市前12個月的產量將大幅低于蘋果此前設定的100萬臺的內部銷售目標。
其次,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報道,高盛正考慮退出與蘋果的合作關系,美國運通可能成為潛在的接手方。
雙方的合作始于2019年,蘋果和高盛于當時開始推出虛擬信用卡Apple Card。今年4月,雙方又聯手推出了名為Apple Savings的新業務,旨在為用戶提供更高的年利率(4.15%),相當于美國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
而這次合作終止似乎有跡可循——今年1月,高盛在一份披露文件中寫道,其消費者業務出現巨大損失,其中Apple Card是重點虧損業務。文件顯示2022年前9個月,Apple Card稅前損失超過12億美元。
牛友們,
你們認為蘋果能否站穩3萬億?
更認同多頭看法還是空頭觀點?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看法~
編輯/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