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成立以來最為重要的一款車——G6,上市了。
產品發布會用時一個小時左右,發布會后,小鵬又組織媒體進行了超過一個小時的群訪,CEO何小鵬、智能駕駛負責人吳新宙、三電系統負責人顧捷到場,負責市場營銷和公關傳播的副總裁易寒主持。
(資料圖片)
關鍵是:發布會結束后,全然沒有小鵬G9發布后的兵荒馬亂,無論是現場氣氛還是媒體反饋,最大的意見公約數應該是:這款車大概率會爆火。
這并不讓人意外,20.99萬元的起售價,渾身點滿科技樹的配置,有序清晰的SKU設置……G6繞開了G9所有的坑,具備了成為爆款的潛質。
如果說G9那場發布會是小鵬滑坡的起點,那G6完全有可能成為其觸底反彈的拐點,什么拐點?
銷量的拐點、由智能駕駛走向智能駕駛的拐點……總之,我們在G6身上看到了一個經歷了刮骨之痛又全新重塑的小鵬。
不過,對于小鵬來說,要走向“正循環”,還差了那么一點點。
01 有爆款潛質的G6,一款什么樣的車?
從上海車展前夕的亮相開始,G6的宣傳周期已經過了兩個多月。直到這次的上市發布會,這款車的所有信息終于完備,我們簡單做個梳理:
首先,上市發布會上最終公布的價格和配置,帶來了驚喜。G6價格由低到高,一共提供5個車型版本,SKU劃分主要是續航、智能駕駛配置以及動力3個標準:
售價27.69萬元的700四驅性能版Max,屬于最頂配的車型,搭載XNGP智能駕駛系統,能夠實現包括高速、城區以及泊車域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搭載87.5kWh電池包,CLTC工況續航700公里;前后雙電機綜合輸出功率358kW,峰值扭矩660N·m,零百加速3.9秒。
售價25.49萬元的755超長續航版Max,智能駕駛和電池包與四驅性能版Max相同,但只有一個后驅電機,最高輸出功率218kWh,峰值扭矩440N·m,零百加速5.9秒,不過續航也因此有所增加:CLTC工況續航755公里。
售價23.49萬元的755超長續航版Pro,續航、動力與長續航版Max一致,但只搭載了小鵬上一代XPILOT智能駕駛系統,可實現高速及泊車域的高階智能駕駛輔助。
售價22.99萬元的580長續航版Max,與超長續航版Max的區別只有電池包,66kWh的電池包,CLTC續航580公里。
售價20.99萬元的580長續航版Pro,搭載66kWh電池包,續航CLTC同樣為580公里,智能駕駛與動力系統配置與超長續航版Pro保持一致。這款車也是G6系列中最低配的一個版本。
整體來看,全系20.99-27.69萬元的價格區間,起售價低于此前市場的預期,這也成為G6上市之后短時間內,被輿情看好的理由之一。
當然,只在價格上做出妥協是無法成為爆款的,作為小鵬SEPA 扶搖2.0架構的首款戰略車型,G6身上集成了小鵬在過去5年研發的所有技術成果,號稱領先行業三年。
關于SEPA扶搖2.0架構的具體信息,此前官方已經公布了詳盡信息,我們在這里從智能化、三電以及制造工藝三個方面簡單做個梳理。
智能化上,首先要說的就是小鵬新一代XNGP智能駕駛系統,也被小鵬看作是自動駕駛前最后一代智能駕駛系統,整套方案的算力基礎是2顆英偉達OrinX芯片,綜合算力508TOPS,同時還搭載有包括2顆激光雷達在內的31個傳感器。
能力方面,上文有所提及,可以實現包括高速、城區、泊車域在內的全場景高階智能駕駛能力,目前城市高階智能駕駛(城市NGP)已經在北上廣深幾個城市落地,目前是國內城市高階智能駕駛落地城市最多的一套方案。
另外,小鵬Xmart OS座艙系統也在G6上升級到4.0版本,更加智能,語音AI也更加靈活,響應速度更快。
據小鵬透露,基于SEPA 扶搖2.0架構,Xmart OS開發成本和使用體驗也更加具有優勢。小鵬透露,有了扶搖全域智能架構加持,Xmart OS的綜合研發周期以及語音對話服務可以縮短50%,未來迭代上車的速度也會更具優勢。
當然,無論是智駕還是智艙,都離不開一個智能的基底——電子電氣架構。小鵬G6所搭載的X-EEA電子電氣架構已經迭代到3.5版本,屬于目前業內比較領先的中央計算+域集中式架構,可以在整車內實現更高層級的軟硬解耦,同時還擁有更直接快速的網絡通信。
三電領域,小鵬的800V?壓SiC碳化硅平臺在國內率先實現量產,首搭車型就是G6。注意,這個平臺是包括動力電池、電驅、電源、壓縮機等所有高壓部件整車全域的800V。不僅在補能效率上有了跨越式的提升,整車的電機效率、能量管理也有優勢。
最后在制造工藝上,前后車身一體化壓鑄也在G6上實現,最大壓鑄力可以達到12000噸,這在業內也是頭部的存在。
另外,何小鵬還表示,目前小鵬的一體化壓鑄的良品率超過了公司的預期,不會影響后期的交付能力。
科技樹點滿,基本的高階智能駕駛功能標配,再加上這個價格區間,小鵬這波操作多少有點“面子里子都給用戶,自己賣車只為交個朋友”的感覺了。
02 G6上市,小鵬銷量拐點要來
小鵬在G6這款車上如此用力,有一種近乎孤注一擲的感覺。自G9之后小鵬急速下墜已經是一個公認的事實,這種下墜不僅僅是銷量,而是伴隨著整個企業經營的基本面和公司管理的系統性危機。
當然,這一切危機最初也是從銷量開始的。
其實在G9上市之前,小鵬銷量的頹勢就已經有所顯現,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開始,小鵬的銷量就開始長達4個月的連續下跌,直到10月份隨著G9的上市,更是加劇了這種趨勢。
10月份之后直至現在,雖然整體有回升的趨勢,這里有去年年底促銷的因素,也有P7i上市帶來的提振作用,但顯然,這種提振作用并不明顯,今年1-5月,小鵬的月交付量從5218輛增加到7506輛,給人感覺每提升一步都是頂著巨大的壓力。
這其中的緣由,一方面是P7i的供應鏈沒有準備好,拖累了產能,另一方面,P7i上市的時候,市場競爭格局早已不是當初P7上市時的境況。
三年時間,同一個價格區間內進來的同類產品,除了比亞迪漢、Model 3這些經久不衰的車型,哪吒S、零跑C01等等競品也都魚貫而入,市場擁擠不堪,爆款的門檻比當初高了不知多少倍。
銷量暴跌帶來的直接結果是,財報基本面的崩盤,以今年第一季度為例,小鵬汽車營收規模縮減至40.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5.9%,環比上個季度減少21.5%;其中,汽車銷售業務營收為35.1億元,較去年同期降低49.8%,環比上個季度降低24.6%。
比營收更嚴酷的是毛利率和現金儲備,在一季度財報中,小鵬毛利率已經跌到了1.7%,汽車銷售毛利率直接干到-2.5%,上一次小鵬這么慘還是在兩年半之前。
現金流方面,截止到第一季度末,小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341.2億元,較去年年末減少41.3億元。
而這一切的根源,除了銷量還是銷量,小鵬太需要一款車來拯救頹勢,創造拐點了。
很顯然,G6就是這款車,也只能是這款車,因為在G6之后,小鵬還有沒有力氣再去努力一下,非常難說。
樂觀的一面是,小鵬在發布會上給出的售價,和其自身所具備的硬實力,在前文已經說的非常詳細了,G6具備成為一個爆款產品的前提條件,短時間內市場的反饋也證明了這一點,小鵬透露,預售的72小時內,G6的預售訂單就已經達到25000臺,之后回落到正常水平,以每天增加訂單在700-1000臺的趨勢在上升,直到上市前超過35000臺。
何小鵬本人,也對G6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希望G6可以在兩個月內成為25萬元級別SUV的銷冠,在隨后的群訪環節,何小鵬也給出了這款車最低銷量目標的預期:
月交付1萬輛。
小鵬的拐點真的要來,似乎已經是一個8成確定的結果,剩下的2成不確定在哪里?
一是后續的營銷渠道體系,能夠從用戶咨詢、購車、服務全流程中形成正向的循環,讓口碑持續擴大,這部分壓力給到從傳統車企出身的王鳳英、易寒這邊,當然最終的結果,也會給外界困擾已久的一個問題填上答案,這個問題是,傳統車企的前臺銷售經驗,能否在新勢力身上得到復用。
二是品控問題,G6身上有太多新技術的應用,雖然炫酷,但也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比如一體化壓鑄的良品率,小鵬能否保證品控,或者在出現問題時及時的處理解決,回答好市場的問題很重要。
當然,供應鏈的穩定也是一個問題,P7i和G9上踩過的坑。不過何小鵬也表示,在G6上市之前已經在相關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在這樣的前提下,接下來的3個月,G6的產能會有一個很快的提升。
03 G6支線任務:智能駕駛邁向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前的最后一款車”,這頂帽子是G6上海車展前夕亮相時,何小鵬給G6戴上的帽子,同樣的一頂帽子也被戴在了XNGP智能駕駛頭上,而從這次發布會來看,小鵬G6顯然也是帶著這個任務而來的。
根據小鵬的規劃,XNGP的落地(主要是城市NGP功能)已經實現了上半年的任務,即在有高精地圖的前提下,首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城市落地;
第二階段,也就是今年下半年,城市NGP會快速擴大到50個城市,落地邏輯是根據小鵬用戶的區域密度。當然,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脫圖的問題,而按照規劃,小鵬XNGP無高精地圖版本會在下半年同步推出;
最后,到了明年,小鵬城市NGP要加速落地,目標落地200城。
顯然,這是一個短期規劃,規劃圍繞的中心,主要就是城市開放道路高階智能駕駛的快速鋪開。
城市開放道路的高階智能駕駛,可以被看作是智能駕駛邁向自動駕駛需要翻越的最后一個山頭,翻過這個山頭,小鵬智能駕駛負責人吳新宙為我們講述了山后面的路。
按照計劃,今年下半年,小鵬將整合LCC/ACC這類L2級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到XNGP系統當中去,也就是用一套算法搞定不同的功能,而這種整合將會持續到明年,高速NGP、泊車域功能、城市NGP也將被整合到一起,真正實現端到端的全場景高階智能駕駛。
在這之后,小鵬的計劃是,進行低成本的高階智能駕駛方案開發,在此基礎上進行智能駕駛的全系標配,既然是低成本,屆時大概率激光雷達會被砍掉。標配的結果,就是數據驅動快速迭代,形成技術閉環,逐步向L4去演進。
最終實現L4的時間,吳新宙預測會是在2027年。
從時間來看,作為XNGP最新版本的首搭車型,小鵬G6的卡位,就是在智能駕駛走向自動駕駛的中間,其要承擔的任務,不僅僅是在銷量上成為小鵬的拐點,還有在這個支線任務上,為小鵬自動駕駛完成最初的數據快速積累迭代和技術驗證。
某種程度上來說,G6之于小鵬,就像Model 3/Y之于特斯拉,快速打開銷量的重要性也不僅僅是在紙面的財報數據上。
04 體系能力待提升
G6的任務,或者說可預見的可能性,是為小鵬在銷量和智能駕駛上形成拐點,但基礎仍然是銷量,但不能不說的是,單憑G6一款車,并不能承擔這一切。
何小鵬也在采訪中表示,“如果一個企業只靠一款車,那是不行的,我們看的是一個體系的能力,我們之后還會有很多新車。我們之前一直說要先把組織做好。”
從G6一款車來看,小鵬組織變革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無論是定價、SKU設置、產品定位等等,包括G6從亮相到上市的整個宣發周期,都從容了很多,即便是在一個并不穩定的改革階段。
但還差點什么。
如何小鵬所說,如果一個企業只靠一款車,那是不行的……后面還會有很多新車。但事實上,何小鵬想要拿到自己所說300萬輛年銷量的入場券,需要很多爆款,前面有P7,現在可能是G6。
但問題在于,小鵬現在依然沒有,或者沒有讓用戶能夠感受到一套爆款方法論,智能科技標簽或許是一個,但在一個是車企都喊智能車的時代,太過寬泛,聲音總會被淹沒很多。
就算是智能駕駛站在頭部,但在這個需求還未成為用戶買車的絕對需求或次絕對需求的時候,應該想想這個問題了。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