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擊跨國互聯網巨頭逃避稅,前些年包括法國、英國等相繼開征數字服務稅,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成為征稅目標,歐盟等其他部分國家、地區也“摩拳擦掌”跟進,使得數字服務稅一度火爆,但也遭到美國等反對甚至采取措施反制。
不過隨著全球稅制改革出乎意料地順利推進,數字服務稅要涼了,這從最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關于應對經濟數字化稅收挑戰雙支柱方案的聲明》(下稱《聲明》)中可以看出。
該《聲明》再次重申將開發多邊公約,要求所有締約方撤銷對所有企業的所有數字服務稅以及其他相關類似單邊措施,并新增一條“并承諾未來不再引入類似措施”。包括法國、英國等136個國家或地區均同意《聲明》。
多位關注全球稅改的專家告訴第一財經,如果未來全球稅改順利實施,法國、英國等開征的數字服務稅將被撤銷。其實此次全球稅改相關內容正是歐盟、英國等跟美國討價還價的結果,通過構建跨國企業利潤重新分配多邊規則,來取代數字服務稅這一臨時性單邊規則,可以盡可能消除國際稅收沖突,平衡各國稅收利益,促進數字經濟可持續規范化發展。
數字服務稅從沖突到緩和
由于跨國互聯網巨頭從事的在線廣告服務、數字中介服務、源自用戶提供的信息的數據銷售等收入,很難被用戶所在地國家征到稅。對此歐盟2018年率先發布報告建議,對某些數字服務按收入的3%征收臨時性的數字服務稅。
不過由于歐盟各國內部分歧,歐盟短期難以推出數字服務稅,使得法國等一些歐盟國家單獨立法率先推出數字服務稅,不少國家也跟進。
比如,法國2019年7月率先開征數字服務稅,即對年全球營業額超過7.5億歐元、法國國內營業額超過2500萬歐元的居民和非居民企業,就其來源于法國的在線廣告收入、銷售用于廣告目的的個人數據以及提供點對點在線平臺服務的收入,征收3%的數字服務稅。
隨后奧地利、突尼斯、意大利、土耳其、英國、肯尼亞、西班牙等也先后開征數字服務稅,盡管稅率和征稅標準不完全一致,但矛頭主要指向了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互聯網巨頭。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李旭紅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單邊的數字服務稅一直遭到一些國家較為強烈的反對。另外,她表示,愛爾蘭、荷蘭等低稅率國家因為擔心數字服務稅將嚴重損害低稅率國吸引外資的優勢,也提倡國際多邊協商。
李旭紅認為,單邊開征的數字服務稅,使各國各自為政,導致對某些企業或市場侵害性征稅的同時還會出現稅負不平衡,甚至出現規則漏洞從而引發有害稅收競爭,增加了國際稅收規則的協調和統一難度。
她表示,單邊開征數字服務稅同時成為了跨國貿易談判中施壓和要價的武器,即部分國家利用新型“非關稅壁壘”打擊數字貿易,影響他國數字企業海外發展。單邊開征數字服務稅不但衍生出政治、經濟利益沖突,也將進一步加劇數字經濟發展地緣政治化。
在歐美博弈力推下,全球稅制改革出人意料地快速推進。最新的進展是,10月8日,OECD宣布,136個國家和地區就國際稅收制度重大改革達成共識,并發布了上述《聲明》。
《聲明》中的全球稅改方案核心是兩大“雙支柱”方案。其中,支柱一突破現行國際稅收規則中關于物理存在的限制條件,向市場國重新分配大型跨國企業的利潤和征稅權,以確保相關跨國企業在數字經濟背景下更加公平地承擔全球納稅義務。支柱二通過建立全球最低稅制度,打擊跨國企業逃避稅,并為企業所得稅稅率競爭劃定15%底線。
OECD測算,支柱一預計影響全球規模最大且最具營利性的約100家跨國企業集團,每年將超過1250億美元的利潤重新分配給市場國;支柱二中全球最低稅稅率為15%,預計每年在全球范圍內增加1500億美元的企業所得稅收入。
與此同時,《聲明》在支柱一中也要求,多邊公約(MLC)將要求所有締約方撤銷對所有企業的所有數字服務稅以及其他相關類似單邊措施,并承諾未來不再引入類似措施。
《聲明》還要求,自2021年10月8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和多邊公約生效日中較早一日,各轄區不得對任何企業實施新立法的數字服務稅或者其他相關類似單邊措施。將妥善協調撤銷現行數字服務稅以及其他相關類似措施的方式。
多邊主義替代單邊措施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稅務研究中心主任曹明星告訴第一財經,多邊主義的“雙支柱”方案的達成,必然要求取消單邊主義的數字服務稅,這是G20支持OECD改革方案的應有之義。
曹明星表示,數字服務稅目前確實主要是針對美國的互聯網巨頭,“雙支柱”方案也主要是歐美討價還價的結果;雙方都有妥協,雙支柱方案至少在謀求形式上的國際稅收公平和正義,歐盟弱化了數字經濟稅收的針對性,美國默認了以歐盟為代表的市場國的部分征稅權。
他認為,數字服務稅并沒有消失,而是在支柱一方案里以另外一種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實現。形式上的數字服務稅被支柱一的市場國征稅權和支柱二的全球最低稅方案所取代,應當是多邊主義對單邊主義的勝利,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有利于全球稅收秩序的穩定性和世界經濟貿易的順暢性。
李旭紅表示,“雙支柱”方案是多邊的,對收益分配大洗牌,但數字服務稅是單邊的。國際稅收規則是多邊合作的重要一步,此次改革是用多邊規則取代單邊規則,有助于平衡國際稅收利益,促進數字經濟的可持續、規范化發展。長遠來看,國際稅收規則的重塑應始終堅持公平原則、效益原則和多邊主義,鼓勵立法機構、政府、企業等多方參與。
她表示,歐盟等已經開征數字服務稅的國家提出征收數字服務稅主要是在未達成全球共識的情況下防止稅收流失,且開征之初已將其定位為臨時性的應對措施,待數字經濟的所得征稅規則達成全球共識將會被取消。
中國財政學會副秘書長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如果國際稅改方案最終獲得通過并實施,像法國等征收數字服務稅的國家將會取消這一稅種。當然按照目前計劃,國際稅改方案需要到2023年正式實施,因為方案真正落地還需要各國通過相應立法程序等,因此在真正實施前這些國家恐怕不會取消數字服務稅。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告訴第一財經,數字服務稅本來就是不得已而為之,需要更規范的做法,因此被撤銷是正常合理。數字服務稅撤銷不僅僅對美國有利,可以說對全球有利。已經開征的數字服務稅國家未來應該會取消這一稅種。但數字服務稅不一定會徹底涼,未來仍然可能以其他方式存在。
多位專家表示,上述數字服務稅只是一種狹義概念,特指上述歐盟等國家采取的臨時性征收數字服務稅。而廣義上的數字服務稅,還包括對數字經濟本身征收的增值稅等流轉稅稅種,這些并不在上述《聲明》撤銷之列。為了適用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稅制也會有相應變革,以更好對數字服務征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