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11月24日報道 德媒稱,在瑞士信貸銀行研究所發(fā)布的《2016年全球財富報告》中,危機帶來的影響無處不在:金融危機、歐元危機和英國脫歐公投造成了顯而易見的后果。盡管如此,全球個人財富仍在增加。世界范圍內個人家庭財富總值升至255.71萬億美元,較去年增加3.5萬億美元,增幅達到1.4%。
據(jù)德國《經(jīng)濟周刊》網(wǎng)站11月22日報道,《2016年全球財富報告》的計算基礎是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8億成年人的資產數(shù)據(jù)。報告稱,全球個人財富緩步增加,并與全球人口同步增長,因此全球成年人的人均財富與去年基本持平,為5.28萬美元。
不過與去年相比,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均財富以及各國的百萬富豪人數(shù)有了明顯變化。
德國人因樓市繁榮變得更富有。今年德國成人的人均財富增加了2.8%,達到18.518萬美元。德國人的財富增幅位列全球第三。特別是富豪和超級富豪人數(shù)顯著增加。2015年中期至2016年中期,擁有百萬美元的富豪人數(shù)增加4.4萬人至約160萬人。
相比之下,英國是個人財富方面的最大輸家。脫歐公投后,英鎊匯率連帶股市暴跌。瑞士信貸銀行國際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官邁克爾·奧沙利文說:“6月底脫歐公投以來,英國家庭的資產蒸發(fā)了1.5萬億美元。英國成人的人均財富已減少3.3萬美元,降至28.9萬美元。40.6萬英國人退出百萬富豪之列。”
匯率下滑幾乎在各個地區(qū)都導致了個人財富的減少。只有亞太地區(qū)(未計入經(jīng)濟增長強勁的中國和印度)的個人財富出現(xiàn)增長。
個人財富增幅最大的國家是日本。日本的個人財富總值增加了3.9萬億美元。增幅第二大的是美國,為1.7萬億美元。
與前幾年一樣,瑞士的人均財富頭把交椅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報告顯示,瑞士成人的人均財富為56.19萬美元,與2015年相比減少2.7萬美元。
瑞士信貸銀行國際財富管理部研究主管洛里斯·琴托拉認為,2008年至2009年經(jīng)濟衰退造成的影響仍在抑制財富增長。他說:“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將出現(xiàn)長期停滯。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總統(tǒng)大選所印證的多極世界的形成或許還會加強這一趨勢。”奧沙利文指出,財富增速低于以往可能將成為常態(tài)。
盡管如此,瑞士信貸銀行研究所預計財富增長將出現(xiàn)適度加速。到2021年,全球總財富將從目前的約256萬億美元增至334萬億美元。發(fā)展中國家將比發(fā)達國家更能從中受益。未來5年僅有1/3財富增長來自發(fā)達國家。此外,中國和印度的個人財富將出現(xiàn)超比例增長。
百萬富豪的人數(shù)也反映了上述發(fā)展趨勢。2000年以來,全球百萬富豪人數(shù)從1240萬人增至近3300萬人,增幅達155%。可投資資產凈值超過3000萬美元的超高凈值人士數(shù)量同期甚至增加3倍,目前全球約有14.1萬人。
該報告指出,當前全球50.8%的個人財富掌握在最富有者手中,比例明顯高于2000年。這也再次證明了世界人口財富差距拉大的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