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前四月
票房數據
1月201526.31億
201638.52億
2月201541.09億
201668.85億
3月201528.84億
201637.58億
4月201541億
201631億
核心提示丨國內電影市場持續火爆,票房逐年水漲船高已不再是新聞,但回望剛剛過去的“五一檔”,雖然三天6.6億的成績看似亮眼,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票房增長不到5%,其中一家獨大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三天獲得了3.34億票房。除了“五一檔”新片乏力外,今年3月《葉問3》注水票房、瘋狂“票補”等問題繼續發酵,在三四月“票補”明顯不足的情況下,票房大盤明顯遇冷,其中4月甚至出現了票房負增長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對“票補”的過度依賴已影響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如今一盆冷水,或許能讓影市反思,畢竟不斷產出好作品才是推動電影市場發展的主要途徑。
現狀丨《北西2》一家獨大,青春片不再風光
還記得2015年的“五一檔”盛況嗎?在《速度與激情7》《何以笙簫默》的合力推動下,三天小長假的總票房達到6.26億,較2014年的漲幅達到72.38%。時隔一年,據藝恩咨詢的統計,截至今年4月27日,全國新增影院49家,累計影院數6774家,國內銀幕總數近3.38萬塊,在銀幕數量持續增長的有利條件下,今年“五一檔”6.6億的票房成績絕對談不上是一份滿意答卷。
究其原因,還是影片質量問題,除了《北西2》一路狂飆外,《夢想合伙人》《魔宮魅影》《大唐玄奘》《誰的青春不迷茫》等片表現平平。其中,口碑不錯的《誰的青春不迷茫》在主創進行了30城宣傳后,截至昨日,上映13天的票房為1.7億,與去年遭到觀眾瘋狂吐槽的《何以笙簫默》相比,票房相差甚遠。有業內人士將其原因歸結到“缺少明星,無票房號召力” 上,也有人認為現在觀眾的口味變了,但總制片人劉同認為國內青春片份額不到4%,“不是觀眾不需要青春片,而是需要高質量的青春片”。業內人士也認為不應該把青春片當成搖錢樹,賺錢了就一哄而上,不賺錢就一哄而散,“除了做死一種類型片外,對市場無任何積極作用,應該多研究青春片的發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好萊塢影片扮演了“悶聲發大財”的角色,3月有《瘋狂動物城》的瘋狂逆襲,“五一檔”有《奇幻森林》。雖然它在假期內遇到不少新片對手,但好口碑令它的票房不降反升,截至昨日,上映20天的《奇幻森林》依然占據單日票房亞軍的位置,全國票房已達9.2億。
背后丨《葉問3》讓市場脫掉了“票補”外衣
事實上,電影市場遇冷絕不是從“五一檔”開始,自3月中旬以來,國內影市周票房就遭遇“跌跌不休”,以3月14日~20日和4月18日~24日這兩周為例, 前者的周票房為11.04億,后者僅為6.23億。清明檔雖然有《蝙蝠俠大戰超人》《我的特工爺爺》《火鍋英雄》等片讓票房止跌回升,但清明檔一過,票房便慣性下滑。據統計,4月國內市場共收獲票房31億,與去年同期的41億相比減少10億,從而成為過去一年來的首次單月負增長。
依照經驗來看,雖然經歷過春節檔的瘋狂之后,每年三四月是傳統的電影淡季,但為何今年如此之淡?還是值得深思。
從大河報記者的業內走訪來看,3月的《葉問3》事件可以定性為“中國電影票補”的拐點。所謂“票補”,就是在線票務網站為了搶奪市場,會拿出一些補貼來補足最低票價,而觀眾就能以比如“9.9元”的超低價來購買電影票。另外,電影制片方也會拿出一部分費用來補貼在線售票網站,并且提高排片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電影發行人士認為,“票補”在短期內可以提高票房,造成影市繁榮的現象,也可以刺激觀眾的觀影需求,提高影院上座率和在線售票網站的售票比例,但一旦院線過度依賴“票補”,會將主動權交到電商手中,“可以想象,排片的標準不是以觀眾的需求、影片的質量為標準,而是哪個片子的補助多就排哪個,這對電影市場的發展難免不是一種傷害”。
據報道,《葉問3》除了“票補”外,還存在著買票房、幽靈場等惡性行為。“隨著監管部門對《葉問3》出品方、發行方的一系列處罰措施,讓其他影片在短期內不敢有違規行為,票房也就擠出不少水分,這恐怕也是近兩個月票房低迷的原因之一。”
展望丨新常態下更需要“好電影”
“電影市場秩序專項治理活動”于今年年初正式啟動,在國家相關部門政策的監管下,買票房等行為一定會得到遏制乃至杜絕,而燒錢的“票補”大戰不會持續太久,也許三四月的票房表現會成為電影市場的新常態,這也給全體電影人一個新課題——如何繼續保持票房增速?
綜觀今年以來的高票房電影,無論是年初的《功夫熊貓3》,春節期間的《美人魚》,還是清明檔的《火鍋英雄》,抑或是正在上映的《北西2》……無不是質量好口碑高的優秀作品,但電影人如何打造出好電影?也許騰訊影業副總經理陳洪偉的看法值得借鑒,他認為好電影有幾個核心要素:第一是要找對的人,個體才華有時決定一部電影的市場生命力和市場價值;第二就是要找“看得進去,停不下來,記得住”的好劇本;第三就是不能冒進,因為一個電影項目,經過劇本、制作和營銷發行之后,上映基本是兩三年后的事,因此符合未來趨勢的電影會更接近好電影的標準。
延伸丨五月電影,你怎么約?
經過了4月的低迷,5月電影旺季隨之而來。明天,《美國隊長3》如約而至,就此拉開好萊塢大片上映的熱潮,《幻體》《超腦48小時》《愛麗斯夢游仙境2》等進口片紛紛在本月上映。國產片也不示弱,全月28部影片的數量足以讓觀眾有足夠的選擇余地,但與進口片相比,國產片的短板也很明顯,那就是“小片云集,無領頭羊”。
進口片在5月扎堆上映已不新鮮,在過去的幾年內,5月在國內公映的進口片也基本與北美實現了“準同步”。明日《美國隊長3》將全國公映,雖然美隊依然是第一主角,但影片將內容擴充到了整個漫威宇宙,將上演一場美隊和鋼鐵俠的大戰,勢必又是一場視覺盛宴。
5 月12日和13日,《幻體》和《超腦48小時》兩部科幻電影相繼登場,這兩部影片不但類型相似,而且均是“死侍”瑞安·雷諾茲主演,這也將讓觀眾陷入選擇困難的境地。5月20日,《分歧者3:忠誠世界》和《憤怒的小鳥》同天上映;5月27日《愛麗斯夢游仙境2》上映。從上述片單可以看出,本月進口片的類型大體相同,不知觀眾是否會看得倒了胃口?
5月不是國產大片的聚集期,在失落之時不妨靜心欣賞“小片之美”。明天,吳天明遺作《百鳥朝鳳》將與《美國隊長3》同天上映。根據女作家遲子建小說《布基蘭小站的臘八夜》改編的電影《布基蘭》也將上映,該片由安興偉執導,王宇、劉興盛、娜仁其木格等主演,整部影片為觀眾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全片也充滿“上善若水”的意境。5月13日,由忻鈺坤、陳世杰、西瓦羅·孔薩庫聯合執導,陳柏霖、楊祐寧、蔣雯麗、秦沛等主演的影片《再見,在也不見》將為觀眾講述三個發生在不同地域又互有關聯,關于親情、友情、愛情的故事。5月20日,《夜孔雀》上映, 該片由旅法導演戴思杰執導,劉亦菲、黎明、劉燁、余少群等聯袂主演,是一部中法合拍的浪漫愛情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