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日前撰文稱,新年伊始,日本政府觀光局統計的訪日外國觀光客數據新鮮出爐。2016年1月,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游客數突破47萬人,達到上一年同期的2倍以上。中國民眾赴日旅行的勢頭仍未減弱。
文章指出,近年,赴日中國游客的消費實力和旺盛的消費需求令日本媒體震驚,曾經用“爆買”一詞來形容。然而,現在,形容中國游客消費狀態的“爆買”詞語已成“明日黃花”。

赴日中國游客消費逐漸回歸理性,關注度也從“爆買”轉向溫泉、美容、和服試穿等日本特有的體驗項目。赴日中國游客正在從關注購物轉向旅行體驗。赴日中國游客的關注度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文章分析稱,首先,不少中國游客多次赴日,已經成為了“回頭客”,他們希望拓展體驗日本的深度。日本觀光廳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0月至12月,赴日中國游客當中,約40%已去過日本兩次以上。這使游客的關注點從購物向體驗轉變。
2015年中國游客人均旅行開支中,娛樂服務費的支出占到約6308日元(約合364元人民幣),是前一年的2.2倍。團體游客下降,體驗休閑而非購物的中國游客增加。春節期間,一名來自廣州的白領表示,已經多次赴日旅行,此次想和朋友舒服地泡溫泉,在京都體驗日本傳統文化。

除去泡溫泉以外,利用春節長假訪日的中國游客也開始體驗美甲沙龍和參加料理講座等活動。像這樣,比起購物更加重視休閑體驗的個人行中國游客正在增多。
文章還指出,其次,隨著自貿區設立和互聯網電商興起,中國民眾“全球購”更加方便,無需專程跋山涉水赴日購物。
由于在自貿區里可以省去中間交易環節,享受保稅倉儲、展銷等政策優惠,這里含稅的商品會比市場價格低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在自貿區里買到便宜的進口免稅商品。而且,隨著中國互聯網電商相繼推出“全球購”業務,中國民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到品質相同的境外商品。因此,人們不必為了專門購物赴日旅行。
再次,移動社交媒體興起,中國民眾通過“朋友圈”了解日本特色旅行地,希望擁有購物以外的獨特旅行體驗。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當前,中國游客的訪日行程和內容正在發生改變。之前 “爆買”旅游團備受關注,但最近泡溫泉、滑雪和體驗日本文化等追求體驗的個人游客越來越多。
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2月單月發放的個人訪日簽證達到7.6萬件,是上年同月的2.2倍。不是首次訪日的人居多,購物以外的訪問目的也在增加。這背后,微信等社交媒體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很多訪日中國游客喜歡在微信朋友圈上曬出當地的自然風景和美食照片。受到“朋友圈”影響,以回頭客為中心的中國游客更加青睞新鮮有趣的赴日旅行體驗。此外,一些大型旅行公司也在微信公眾賬號更新發布赴日本各地旅行的信息和攻略。這也使中國民眾更加方便在網上獲得赴日旅行信息,制定自己喜歡的個人行旅行體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