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30日電 據“中央社”29日援引外媒報道,瑞安獲選美國眾議院議長,從原本的共和黨“初生之犢”躍居眾院第一把交椅。這位以書呆子形象著稱的保守派力倡減支,而催促他不斷向前的正是其遠大的政治抱負。
眾院議長是國會最重要的職位,若總統遭到彈劾或因其他原因無法繼續在位,眾院議長是排在副總統之后的第二順序總統接班人。
法新社稱,瑞安現年45歲,育有3個小孩,相貌堂堂的他看來就跟書呆子沒有兩樣,偶爾還給人狂妄的感覺,但其實他是新古典主義思想的信徒,對現代聯邦政府的離譜行為感到厭惡。
他在國會著墨最多的工作之一就是推動減支和消除赤字。
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瑞安2005年就曾對自由放任派資本主義哲學家蘭德(Ayn Rand)的信徒們說,“別誤會了,我們在這里的奮戰是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之戰”。
瑞安提案之極端,有時甚至連黨內都感到擔心,特別是他主張將社會福利中的養老金制度與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民營化;而數十年來,這都是美國不容批評的現行制度。
美國民主黨人士稱,瑞安在國會摸爬滾打10多年之后,同黨議員給了他“預算先生”、“撙節先生”的外號。
羅姆尼2012年選總統時就慧眼識出瑞安的潛力,請他擔任副手搭檔。當時羅姆尼強調,瑞安“有活力、有遠見,已經成為共和黨的思想領袖”。

1970年1月29日,瑞安出生于威斯康星州小鎮詹斯市一個愛爾蘭裔天主教家族。現在他仍住在老家附近,每周末從華盛頓返家一次,和太太與3個小孩團聚。
瑞安生平第一次贏得選舉是高中時期當選班長。1988年,他前往俄亥俄州就讀邁阿密大學(Miami University),對經濟理論與政治產生極大的興趣。學生時代的瑞安當過國會選戰義工,而諷刺的是,當時他助選的對象就是現在他即將取而代之的離任議長博納。
1992至1997年,瑞安在華盛頓為共和黨參議員工作,也曾任職于“授權美國”(Empower America),成為該組織創辦人、舉足輕重的保守派政治人物坎普的人馬。
1998年,28歲的瑞安輕松贏得眾院選舉,現在邁入第9任,已在保守派內部建立起聲望。
除了政治,瑞安也熱衷于健身,健美的身材常是媒體焦點,還有“肌肉先生”的美稱。
瑞安曾經說過,他的興趣簡單,家人排第一,但年少時培養的打獵嗜好至今也仍十分熱愛。
要率領山頭林立的共和黨人邁向2016年大選、接著迎接選后政局,瑞安的最大挑戰將是從“坐而言”轉為“起而行”,在黨內當權的溫和派以及強硬派之間做出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