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晚間,兩則公告再次揭開貴州房企一哥中天金融(000540)的傷疤。
深交所在“關于對中天金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中,要求中天金融結合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業績等情況,說明公司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同比下滑具體情況及主要原因,在此之前,中天金融曾提示公司股票交易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資料圖片)
與此同時,中天金融在“關于重大資產重組的進展公告”中,對收購華夏人壽21-25%股權的70億定金損失風險、交易事項不確定性風險、公司業務轉型風險以及監管部門審批風險進行提示,這意味著,歷時逾5年的股權交易至今仍懸而未決。
一方面業績巨虧出售地產資產屢次遇阻,另一方面收購華夏人壽股權進行業務轉型遲遲無果,中天金融“左右為難”的境況將如何破解?
超百億預虧,出售旗下資產屢受阻
中天金融此前發布的2022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2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25億元-139億元,同比下降94.82%-116.64%;扣非凈利潤虧損116.5億元-128.5億元,同比下降90.97%-110.64%。基本每股收益虧損1.7897元/股-1.9901元/股。
中天金融預計,公司2022年凈資產為負值,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6.09億元至-20.09億元,預計2022年將大額虧損且資不抵債。
基于此,中天金融稱公司股票交易可能在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中天金融表示,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融資環境疊加影響,公司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導致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公司根據合同約定計提利息、罰息、違約金等支出,計入本期損益的借款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
此外,公司存量地產項目去化不達預期,金融類子公司對外投資形成的收益較上年同期降低,金融類子公司顧問、承銷等投行收入較上年同期下滑、利潤降低等,也是出現巨額虧損的原因。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要求中天金融結合報告期內新增業務、主要業務經營及業績情況、所處行業環境變化、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等,說明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同比下滑的具體情況及主要原因,是否符合行業發展趨勢,是否偏離行業平均水平,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并作出特別風險提示。
根據此前公告,中天金融子公司中融人壽通過非公開市場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和標準金融產品,其中包括賬面價值144.04億元的非上市公司股權投資,中天金融2021年度確認相應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4.36億元。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2022年金融類子公司投資收益情況及其變動的合理性,是否存在2022年集中大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情形,以前年度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合理。
中天金融在2022年11月23日披露《關于公司及下屬子公司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公告》中稱,公司新增逾期貸款27.00億元,占2021年經審計凈資產的22.71%。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截至目前債務逾期的具體情況,涉及的訴訟仲裁事項及其進展,借款費用的主要測算過程和依據,費用化、資本化金額及其計算依據,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是否具備足夠債務償付能力,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公司擬采取或已采取的防范應對措施。
中天金融的資金困境,也與出售旗下資產的屢次遇阻不無關聯。
2021年12月3日,中天金融披露《關于出售中天城投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公告》,擬向佳源創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杰忠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出售中天城投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89.03億元。2022年10月28日公告擬終止出售中天城投股權。
在此之前的2018年3月,中天金融計劃將中天城投100%股權以246億元出售給貴陽金世旗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但同年12月,中天金融也同樣宣布終止這一出售交易。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要求說明該交易事項截至目前的實施進展,相關股權轉讓款項的支付及返還情況,是否存在需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公司針對擬出售股權及相關往來款項的主要會計處理過程,并分析相關事項對公司生產經營及其財務狀況的主要影響。
逾5年無果,70億定金面臨損失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中天金融起家于房地產,通過承攬建筑業務,中天金融董事長羅玉平上世紀90年代在貴州起家,其房地產業務由全資子公司中天城投展開。
長期深耕貴州市場的中天金融一路風生水起,中天城投成為貴州的地產龍頭企業,經營范圍包括一級房地產開發、城市基礎設施及配套開發、酒店投資經營及會展中心開發經營等,羅玉平也憑借地產業務一度登上貴州首富之位。
2014年后,中天金融先后參股中融人壽,入主海際證券,同時控股多家私募基金,拿下金融牌照,逐步加大在金融領域業務布局的力度。
2017年11月,中天金融宣布擬以310億元購買華夏人壽21%-25%股權,并依據框架協議及雙方協商的時間及交易進程支付了定金70億元。但這筆被視為中天金融發展過程中重要轉折點的交易,卻遲遲沒有結果。
中天金融在2023年1月30日的公告中稱,在達成正式協議前,除交易各方一致同意解除或終止協議,如公司單方面解除或終止協議導致本次交易未能達成,則公司將面臨損失定金的風險。
此外,此次交易需符合法律法規及重大資產重組的相關規定且須通過保險監管部門的行政審批。鑒于本次重組方案重大,涉及事項較多,公司與交易對方雖已達成初步交易方案,但仍處于與相關監管部門就方案所涉及重大事項進行匯報、溝通、咨詢和細化的階段,尚未形成最終方案,未進入實質性審批程序。最終方案能否獲得行業監管部門的行政審核批準存在不確定性。
深交所在關注函中也提及此次股權交易,表示70定金仍未收回,相關款項列報為其他非流動資產,要求公司結合股權收購交易進展,說明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的預計金額及主要測算過程,減值準備計提是否充分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