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治理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事關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張家口市按照“分類實施、統籌推進、全域提升”的總體思路,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模式推進“空心村”治理。截至目前,全市農宅空置率50%以上的924個“空心村”已全部完成治理任務,空置率30%至50%的169個“空心村”治理已完成96%,空置率30%以下村莊的整治提升正扎實有序推進,全市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群眾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張家口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農村全面提升行動領導小組,高密度、高頻次動員部署、統籌調度,落實包聯責任,督導工作落實。建立包聯機制,市直各責任單位建立“一對一”包聯縣區推進機制,督導各縣區推進工作落實;各縣區同步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層層傳導壓力,逐級落實責任;建立并完善了市、縣、鄉、村四級工作臺賬;建立周通報制度和半月工作報告制度;建立“企村手拉手結對共建”幫扶機制,2433家企業與空置率30%以下的2988個村建立了結對共建關系。堅持“一手抓工作推進,一手抓問題整改”,建立整改臺賬,以整改推動工作落實。
目前,全市924個農宅空置率50%以上“空心村”已全部完成治理任務;在130個集中安置項目、206個公共服務設施已基本完成建設基礎上,持續加快推進人口安置和復墾復綠,當前已完成計劃安置人口99%、復墾土地45%,復綠土地全部完成;配套建設產業園區79個,已建成73個,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帶動1.8萬人就業。169個農宅空置率30%至50%的“空心村”,已完成治理162個,占比96%;配套產業園區29個,已建成23個,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帶動7783人就業。針對農宅空置率30%以下村莊,該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重點實施廁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美麗庭院創建、空置房屋和宅基地整治利用、村莊建筑風貌提升、美化綠化亮化等工程,全面提升農村整體面貌和發展水平。(記者劉雅靜 通訊員邵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