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首個社區AI食堂亮相上海,據說在這間食堂里,餐品實現了智能化烹飪,還可以自動結算,刷臉支付,高科技元素為周邊社區的居民提供了新奇的體驗。
消費者拿好需要的餐品后,將餐盤放在AI識別智能結算臺,屏幕上會自動顯示每道菜品的價格,配套的銀聯商務收銀設備同時支持多種支付方式,不論是現金、刷卡、掃碼、刷臉還是數字人民幣,結算過程省時省力,優化就餐體驗。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記者了解到,這間社區AI食堂占地面積大約130平方米,除了無人面檔區之外,還提供了自助中餐、網訂柜取、以及智慧小吃機等不同的功能區。其中人工智能的元素隨處可見,明亮的烹飪間里,機械臂將凈菜放入智能烹飪系統,自動進行煎烤蒸煮,素菜、小炒類一般5到8分鐘出鍋,全程不見油煙。
AI食堂的顧客以周邊社區居民為主,老年群體的占比較高,中午時段這里也成為一些白領的就餐選擇。數字化烹飪可以模擬中餐八大菜系,自動分菜、自動打包,還能根據算法精準控制油鹽攝入,調節菜品的溫度和濕度,同時提供菜品的營養分析,為老年人、白領等不同的人群提供參考。
在自動化的場景下,AI食堂也巧妙地解決了社區招工難,服務人員不足等諸多問題。記者了解到,以這家虹橋AI社區食堂為例,一家店只需要3-4名員工就可以完全承接一日三餐。目前一期投入在130萬元左右,二期計劃投入將近70萬元,屆時可以進一步節省人力,同時供應外賣,營業額有望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