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區春江小區、龍華小區居民用上了高品質“新鮮水”。所謂“新鮮水”,指的是自來水從進入小區、經過水池、泵房、水箱等,最后流入居民家中,總共用時(即“水齡”)在24小時之內。記者日前在黃浦供水管理所瞿溪站的可視化運維平臺的大屏幕上看到,這兩個小區的平均水齡為13.8小時。
而這兩個小區的居民能喝上“新鮮水”,靠的就是日前啟動試運行的本市首個數字化供水站點。目前,瞿溪站所服務區域內共有兩個小區展開試點服務。
供水行業試運行5項數字化轉型舉措
據上海城投水務集團瞿溪站工作人員高赫余介紹,瞿溪站是本市首個數字化供水站點,目前試運行的供水行業數字化轉型5項舉措包括水廠智慧化、調度智能化、管網預警化、水質終端化、服務精準化。
“春江小區和龍華小區是上海首批兩個數字化供水樣板小區。”高赫余告訴記者,小區居民能用上“新鮮水”,靠的是小區里超過99%的水表都是智能遠程水表,它們能夠對小區用戶的用水量進行精準計算,同時,大數據平臺會根據智能水表統計的數據進行預測,判斷下階段居民能用多少水,下次數字化水站就根據預測數據給居民供水。
“居民用多少供多少,自來水在水箱中停留的時間少了,抵達居民家里的水就更新鮮了。”高赫余說。
記者在瞿溪站可視化運維平臺上看到,水齡數據旁,還有一項小區用水的重要指標“水質指數”,其中,春江小區的水質指數為0.36。高赫余告訴記者,水質指數是由小區內的人工檢測和自動檢測系統加權計算得來的,數值小于0.40代表著小區的水質屬于“優”級別。
與此同時,大屏幕上還實時滾動著瞿溪站所服務區域內525個小區的供水量、水質、水泵壓力等信息。據透露,未來除了兩個樣板小區外,瞿溪站數字化平臺將依次為站內500余個小區制定用水方案。
“上海供水”App上線,用水線上辦
一同上線的還有“上海供水”App。據介紹,有了這個App,水費繳納、居民過戶、故障報修等用水業務,都可以動動手指,在手機上辦理了,居民不用再跑去營業廳了。
據上海城投水務集團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面向該集團全市范圍內的居民用戶,查詢繳費、居民開戶過戶、一戶多人口、故障報修等19項業務都可以在App上辦理。
針對黃浦供水示范區里的居民用戶,“上海供水”App還提供專屬的訂閱服務,包括水箱清洗、區域水質、用水量等信息。
訂閱后,如果用戶所在的小區有水箱清洗計劃,App會提前3個工作日推送給用戶; “區域水質”頁面每天展示用戶所在小區的水質情況; “用水情況”則可以獲取用戶最近15天的動態日用水量,并與去年同期自然月月均用水量進行對比,讓用戶一目了然,掌握自家的用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