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據資源存儲、計算和應用需求大幅提升,傳統數據中心正加速與網絡、云計算融合發展,加快向新型數據中心演進。為統籌推進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構建以新型數據中心為核心的智能算力生態體系,發揮對數字經濟的賦能和驅動作用,工信部近日制定《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下稱《行動計劃》),并于7月14日對外發布。
《行動計劃》主要目標是用3年時間,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綠色低碳、算力規模與數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格局。總體布局持續優化,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下稱“國家樞紐節點”)、省內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梯次布局。
到2021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55%以上,總算力超過120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全國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60%以上,總算力超過200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達到10%。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規模占比超過70%。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嚴寒和寒冷地區力爭降低到1.25以下。國家樞紐節點內數據中心端到端網絡單向時延原則上小于20毫秒。
《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包括加快建設國家樞紐節點、按需建設各省新型數據中心、靈活部署邊緣數據中心、加速改造升級“老舊小散”數據中心、逐步布局海外新型數據中心。
其中,重點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國家樞紐節點適當加快新型數據中心集群建設進度,實現大規模算力部署,滿足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需要;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國家樞紐節點重點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利用效率,打造面向全國的非實時性算力保障基地。
《行動計劃》首次提出算力指標
據悉,新型數據中心是指以支撐經濟社會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為導向,以5G、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應用需求為牽引,匯聚多元數據資源、運用綠色低碳技術、具備安全可靠能力、提供高效算力服務、賦能千行百業應用,與網絡、云計算融合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
記者注意到,《行動計劃》首次提出算力指標:到2021年底,全國數據中心總算力超過120EFLOPS;到2023年底,全國數據中心總算力超過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達到10%。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有關負責人看來,《行動計劃》首次引入算力指標EFLOPS對數據中心發展質量進行評價,旨在引導數據中心從粗放的機架規模增長向提升算力的高質量發展演進,更好推動數據中心的質量變革與效率變革。
一是針對單體數據中心,主要加快提升算力算效水平和部署高性能、智能算力,推進算力供應多元化。
二是面向產業數字化,主要強化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撐能力,推動企業深度上云用云,支撐工業等重點領域加速數字化轉型。
三是面向政務民生需求,主要完善公共算力資源供給,推動公共算力泛在應用,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四是推動數云協同發展,通過建立新型數據中心算力算效評估體系,開展企業上云效果評價和新型數據中心支撐行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應用評選等舉措,持續提升數據中心算力供給能力。
推動優化新型數據中心布局
《行動計劃》出臺,要如何推動新型數據中心布局和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統籌推進新型數據中心發展,首先要做好布局工作,重點是要“分類引導”。《行動計劃》統籌考慮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根據能源結構、產業布局、市場發展、氣候環境等要素,對國家樞紐節點、省內數據中心、邊緣數據中心、老舊數據中心以及海外數據中心進行分類引導,著力推動形成數據中心梯次布局。
一是加快建設國家樞紐節點。推動京津冀等8個國家樞紐節點加快新型數據中心集群建設進度,滿足全國不同類型算力需求。
二是按需建設各省新型數據中心。提高存量數據中心利用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服務本地的算力服務。
三是靈活部署邊緣數據中心。構建城市內的邊緣算力供給體系,滿足極低時延的新型業務應用需求。
四是加速改造升級“老舊小散”數據中心。提高“老舊小散”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和算力供給能力。
五是逐步布局海外新型數據中心。支持我國數據中心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走出去”,重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海外新型數據中心。
六是加快云邊協同發展。通過打造新型數據中心集群示范,開展邊緣數據中心應用標桿評選,發布《云邊協同建設應用指南》等舉措,推動邊緣數據中心與數據中心集群協同發展。
此外,《行動計劃》的落地見效,除了需要基礎電信企業、第三方數據中心企業、互聯網企業在新型數據中心建設運營中發揮各自優勢,互促互補、形成合力,也離不開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行動計劃》提出了5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要加強與當地有關部門組織協同,積極推動新型數據中心布局納入地方發展規劃。
二是加快人才培養。完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數據中心設計、運維、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支持行業組織等開展人才培訓。
三是深化交流協作。積極推動我國企業、機構、高校在數據中心技術與標準等方面,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營造有利國際環境。
四是促進多元投入。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新型數據中心建設,推動優秀項目參與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等投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
五是強化平臺支撐。組織完善中國數據中心大平臺,營造健康有序、良性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強化對行業管理和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